《访妙玉乞红梅》出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五十回。小说中,众人在大观园的芦雪庵即景联诗之后,贾宝玉因写诗“落了第”,众人罚他去访妙玉乞红梅,遂作这一首诗。本诗通过宝玉的视角叙写了一次踏雪寻梅的经历,展现了中国古代贵族一种极富诗情意趣的生活状态。
访妙玉乞红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酒壶尚未开启诗句也未构思,为寻觅春信腊梅来到蓬莱仙境。
不求观音大士瓶中的甘露,只为乞求月宫里栏杆外的梅花。
入世时轻轻摘取如红雪般的梅花,离尘后携来似紫云般的芳香。
谁会怜惜诗人瘦肩在寒风中瑟缩,衣衫上还沾着佛院的青苔痕迹。
注释
(1)开樽:动杯,开始喝酒。樽:酒杯
(2)句未裁:诗未做。裁:裁夺,构思推敲
(3)寻春问腊:即乞红梅。以“春”点红,以“腊”点梅
(4)大士:指观世音菩萨。佛教宣传以为她的净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灾厄
(5)孀娥:即嫦娥,比妙玉。
(6)槛外:栏杆之外。
(7)佛院苔:指栊翠庵的青苔。
全文拼音版
访妙玉乞红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祖籍辽阳,生于南京。出身显赫的江宁织造曹家,幼年经历家族衰败,晚年贫居北京西郊。以毕生心血创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展现封建社会的广阔画卷,塑造了宝玉、黛玉等经典形象。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融诗、词、曲、赋于一体,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访石林二首·其一
山行不用瘦藤扶,度石穿云意自徐。
夜过西岩投宿处,满身风露竹扶疏。
访隐者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行迹。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访秋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访中洲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