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秋江

〔元代〕倪瓒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作品简介

《小桃红·秋江》是元末画家、诗人倪瓒创作的散曲。此曲先写深秋季节,江面上飘浮着淡淡的烟霭,江水更加澄彻,好像白练。接着写雪霁初睛,绿?红蓼,显现生机。最后道出了作者对当时现状的一丝不满,但不影响对自然美的表达和美好愿望的展现。全曲写景平静优美,视野明朗开阔,具有心灵深处的激荡,微妙的幽怨和五彩缤纷、澄净的自然美。

创作背景

倪瓒既是散曲作家,又是画家。他是散曲作品虽然描写重点不同,但都有他对生活、自然、情感的感叹,都是他的人生感悟、思想境界、绘画境界的吟唱。此曲就是一种心与自然冲撞后掩饰心境、赞美自然的唱写。这可能是倪瓒开始漂泊生活不久的散曲作品,对应于他的画作《溪山亭子图》《松林亭子图》《渔庄秋霁图》的境况。

翻译注释

翻译

摇动的秋江上飘浮着清寒的烟雾,明净的秋水宛如一条白练。极目远望,数行南归的大雁勾起我心中的离愁别怨。

雪后的晴空极其澄澈,江边的绿蘋和红蓼高低不齐、错杂相间。江上渔人一边荡桨,一边唱着吴歌,一曲哀怨的歌声惊起了栖息的白鸥,它们展翅飞向蓝天。

注释

(1)澹:江水摇动的样子。

(2)练:熟绢。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

(3)雪晴天:极其澄澈的晴空。雪,特别,极,今江苏方言犹有之;一说雪白,明朗。

(4)蘋:水生草本植物。

(5)参差:高低长短不齐。

(6)见:同“现”,呈现,显现。

(7)吴歌:江南一带的民歌。

全文拼音版

xiǎotáohóng··qiūjiāng
jiāngqiūshuǐdànhányānshuǐyǐngmíngliànyǎnchóushùxíngyàn
xuěqíngtiān绿pínghóngliǎocānchàjiàndàngjiǎngshēngāiyuànjīngbáiōumián

作者介绍

倪瓒(1301—1374),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又尝变姓名为奚元朗,字玄瑛。无锡(今属江苏)人。自幼读书过目不忘。长事翰墨,诗曲俱佳,又善琴操,精音律,画尤有名,为元四大画家之一。家豪富,所居清閟阁,多藏书法名画秘籍。元末弃家业,泛舟五湖三泖闻,自称“懒瓒”“倪迂”。常随兴挥洒,偶流于市,人争贸之。著有《清閟阁集》。《新元史》《明史》有传。散曲今存小令十二首。

倪瓒的诗

相关推荐

小桃红·采莲女

〔元代〕杨果

采莲船上采莲娇,新月凌波小。记得相逢对花酌,那妖娆,殢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不恁也魂消。

采莲人唱采莲词,洛浦神仙似。若比莲花更强似,那些儿,多情解怕风流事。淡妆浓抹,轻颦微笑,端的胜西施。

采莲湖上采莲人,闷倚兰舟问。此去长安路相近,恨刘晨,自从别后无音信。人间好处,诗筹酒令,不管翠眉颦。

小桃红·春闺怨

〔元代〕乔吉

玉楼风迕杏花衫,娇怯春寒赚。酒病十朝九朝嵌。

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小桃红·碧桃

〔元代〕李致远

秾华不喜污天真,玉瘦东风困。汉阙佳人足风韵,唾成痕。

翠裙剪剪琼肌嫩。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

小桃红·咏桃

〔元代〕周文质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