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州民

〔唐代〕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作品简介

《别州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前四句写杭州父老挡住道路,设盛宴送别的场面。后四句写诗人向杭州父老告别,送别者泪水潸然,告别者情意真挚。这首诗虽有用典,但语言风格仍不离朴实通俗,通篇叙事,而又将深切情感寄寓其间。

创作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至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在任三年中,他替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如疏浚六口旧井,供人民饮用;在西湖加筑长堤,拦洪蓄水,使湖周农田免受旱涝威胁等。《别州民》这首诗作于长庆四年(824年)五月,是作者离杭时写的告别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父老们遮住去路,筵席上摆满酒杯。

我没办什么好事,哪来惜别的眼泪。

薄田养不活饥民,穷人负担着重税。

只留下一片湖水,为你们消除旱灾。

注释

(1)耆老:地方乡绅,年长者。

(2)壶浆:代酒。

(3)别筵:离别筵席。

(4)甘棠:《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此后,“甘棠”亦象征对德政清明之官员的怀念。

(5)潸然:泪涟涟。

(6)唯留一湖水:作者曾修西湖堤,蓄水防旱,故言。

全文拼音版

biézhōumín
lǎozhēguījiāngmǎnbiéyán
gāntángshùlèishānrán
shuìzhòngduōpínnónghàntián
wéiliúshuǐjiùxiōngnián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别薛华

〔唐代〕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别刘大校书

〔唐代〕高适

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

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

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

别舍弟宗一

〔唐代〕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别鲁颂

〔唐代〕李白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

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

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别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范云

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

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