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四首·其二·送春

〔宋代〕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作品简介

《送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春事的感伤,对于宦海的沉浮,不执着于一时、心灰意懒的感伤。诗写得含蓄有味,别有深情。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苏轼《和子由四首》中的一首。苏辙于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春末任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掌书记时,作《次韵刘敏殿丞送春》,苏轼诗就是和这一首的,可称和诗的和诗。但苏轼《和子由四首》并非与原唱作于同时,因为其中的《首夏官舍即事》有“令人却忆湖边事”句,湖指杭州西湖,“忆”字表明作这四首和诗时已不在杭州。苏轼是熙宁七年八九月间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的,十一月到密州任,苏诗旧注本系此诗于熙宁八年密州任上作,是大体可信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梦中逝去的春光还能追回来吗?我想用作诗吟句留住夕阳的光辉。

饮酒将罢我只想去睡觉,花蜜已经熟了,黄蜂却懒得去采。

芍药花和樱桃花都已凋谢了,我已经心无得失,不把生死荣辱放在心上。

我向你借《法界观》这本书,用其中的圆融无碍之说洗却人间一切烦恼。

注释

(1)绊余晖:绊:羁绊。余晖:夕阳的阳光。

(2)酒阑病客:酒阑:饮酒将罢。病客:作者自指。

(3)蜜熟:指花蜜已熟。

(4)扫地:指花谢了。

(5)禅榻:禅床。

(6)忘机:没有机心,言心无得失,无纷扰。

(7)法界观:是佛教华严宗的一部重要著作的简称,本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唐代杜顺述,宗密注。

全文拼音版

ziyóushǒu··èr··sòngchūn
mèngqīngchūnzhuījiāngshībànhuī
jiǔlánbìngwéishuìshúhuángfēnglǎnfēi
sháoyàoyīngtáosǎobìnchánliǎngwàng
píngjūnjièjièguānrénjiānwànshìfēi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宋代〕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和师厚接花

〔宋代〕黄庭坚

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

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

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

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

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魏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和沈石田落花诗

〔明代〕唐伯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