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温公挽词三首·其三

〔宋代〕陈师道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

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

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馀。

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作品简介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组诗,收录于《全宋诗》中。这组挽词紧紧扣司马光的事业落笔,写得庄重肃穆,雍容典雅。第三首诗更进一步概括了司马光的一生,并对其功绩作出高度评价,结尾由哀挽死者转为勉励生者。这三首诗各有侧重,互不雷同,措词精练,立意高超。

创作背景

北宋的司马光是著名历史学家,又是政治家,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是当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代表人物。神宗逝世,哲宗登基,反对变法的一派得势,司马光迁门下侍郎,拜尚书左仆射,也就是成为丞相。他执政后,全部废除新法,但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即病死,为政不到一年。死后封太师、温国公,元祐二年(1087年)正月安葬。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三首》就写于此时。

翻译注释

翻译

司马丞相自幼就受儒学熏陶,中年修撰史书。

他由在野而入朝,辅助皇帝,执政后极力起用因反对新法而被排斥的官员。

虽然拜相时他已老病,但庆幸的是毕竟能以身殉天下,其他在所不计。

我也不能仅为一己私利打算,而要效法死者,多为国事操心。

注释

(1)著书:指编撰《资治通鉴》。

(2)日月:这里代指皇帝和太后。

全文拼音版

chéngxiāngwēngōngwǎnsānshǒu··sān
shǎoxuézhēnchéngzhōngniántuōzheshū
chuògēngyuèfèichuī
zhìnínglùnwǎnchénggōngyuàn
wèitiānxiàtònggǎnài

作者介绍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陈师道的诗

相关推荐

念奴娇·我来牛渚

〔宋代〕吴渊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

〔宋代〕辛弃疾

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恰似哀筝弦下齿,千情万意无时已。

自要溪堂韩作记,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玉漏迟·病多欢意浅

〔清代〕项鸿祚

病多欢意浅,空篝素被,伴人凄惋。巷曲谁家,彻夜锦堂高宴。一片氍毹月冷,料灯影、衣香烘软。嫌漏短,漏长却在,者边庭院!

沈郎瘦已经年,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总是无眠,听到笛慷箫倦。咫尺银屏笑语,早檐角、惊鸟啼乱。残梦远,声声晓钟敲断。

感春四首·其三

〔清代〕陈宝琛

倚天照海倏然空,脆薄原知不耐风。

忍见化萍随柳絮,倘因集蓼毖桃虫。

到头蝶梦谁真觉,刺耳鹃声恐未终。

苦学挈皋事浇灌,绿阴涕尺种花翁。

小雅·车舝

〔先秦〕诗经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优钵罗花歌

〔唐代〕岑参

白山南,赤山北。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秋思

〔唐代〕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