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十六首·其六

〔南北朝〕萧衍

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

欲知有所思,停织复歭𣦠。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

闺房中的花就像刺绣,帘子上的露就像珍珠。

欲知有所思,停织复歭𣦠。

想要知道她是不是心有所思,你看她已停止纺织还在那儿徘徊踟蹰。

注释

(1)歭𣦠:表现欲归还某物时的犹豫与缠绵心境。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其六拼音版

zishíshíliùshǒu··liù
guīzhōnghuāxiùliánshàngzhū
zhīyǒusuǒtíngzhīchí𣦠chú

作品简介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其六》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一组乐府诗中的春歌。此诗以闺中思妇为抒情主体,前两句“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以工笔细描构筑华美空间,刺绣般精美的花朵与珠帘般的露水,共同映衬出女子所处的精致环境;后两句“欲知有所思,停织复歭𣦠”通过“停织”与“踟蹰”(“歭𣦠”为“踟蹰”异体)的动作细节,将外在的静态美与内心的动态忧思形成微妙张力。全诗仅二十字,却完美延续了南朝乐府“含蓄婉转、情在词外”的审美传统。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出生在秣陵(今南京),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因为拥立齐明帝萧鸾有功,当上了中书侍郎。公元502年(南齐中兴二年),代齐和帝自立。博学能文,勤政爱民。长于文学,有才子之名,是“竟陵八友”之一,精通琴、棋、书、画,还能亲自动手制作、改良乐器,是个不错的调音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萧衍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子规

〔唐代〕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子鱼论战

〔先秦〕左丘明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子规

〔唐代〕杜甫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