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

〔宋代〕黄庭坚

生物趋功日夜流,园林才夏麦先秋。

绿阴黄鸟北窗簟,付与来禽安石榴。

作品简介

《北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繁衍生息,永不停息,生长变化都有各自的特点;后两句借窗外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受。全诗将初夏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语言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北窗》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当时黄庭坚在汴京任著作位部,此诗写他在自己居住地方北窗下的所见所闻。

翻译注释

翻译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有各自的追求、各自的目的,它们的繁行生息就比长江大河,日夜奔流不息;你看那国林之中的花木茂盛,才刚刚进入及大但庄稼田中的麦子却已经黄了,静静等待人们收割。

我坐在北窗下铺着竹席的床上,惬意地听窗外树上绿树浓荫中黄鹂的鸣唱,任那窗外林檎与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

注释

(1)生物:指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

(2)趋功:趋于一定的功利。

(3)麦先秋:植物果实一般在秋天收获,但麦子夏天收获,因此,《礼记·月令》中说:“孟夏麦秋至。”

(4)簟:竹席。

(5)来禽:即林携,又叫花红。

(6)安石:即石。这两种植物都是在机时节开花。

全文拼音版

běichuāng
shēnggōngliúyuánlíncáixiàmàixiānqiū
绿yīnhuángniǎoběichuāngdiànláiqínānshíliú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其诗奇崛瘦硬,词亦清旷,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书法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仕途坎坷,晚年屡遭贬谪。艺术追求“不俗”境界,诗书画均对后世影响深远,堪称宋代文化巨匠。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北冥有鱼

〔先秦〕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青萝

〔唐代〕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北风行

〔唐代〕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唐代〕岑参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北芒客舍

〔魏晋〕刘伶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北望

〔宋代〕吴芾

漠漠黄云塞草稀,年年空说翠华归。

孤臣泪尽仍尝胆,白首江湖雁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