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诸生

〔明代〕王守仁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握手临歧更可语?慇勤莫愧别离筵。

作品简介

《别诸生》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强调了儒家学问的悠久传承,以及“良知”作为核心观念的重要性;颔联说明是从小处为之、从身边为之;颈联指出学问应融入日常生活,同时能洞察事物本质,达到超越表象的先天境界;尾联是劝勉之语。这首诗是对阳明心学的深刻阐述,体现出诗人对学问与实践结合的重视,即所谓“知行合一”。

翻译注释

翻译

圣贤的学问已经绵延传承了千年之久,“良知”这两个字便是口口相传的根本。

想要了解整个世界自然而然的大道理,还得良知这样从身边最小处的道理出发。

这个小道理包含在日常的生活行为里,其本质却是早在圣贤道出之前就存在了。

我们即将分别之前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姑且劝勉大家不要辜负了践行的酒席吧。

注释

(1)浑沦:指宇宙形成前的迷蒙状态。

(2)临歧:赠别之辞。

(3)筵:筵席。

全文拼音版

biézhūshēng
miánmiánshèngxuéqiānniánliǎngliángzhīshìkǒuchuán
shíhúnlúnzáocóngguīchūfāngyuán
yòngchángxíngnèizhízàoxiāntiānwèihuàqián
shǒulíngèngyīnqínkuìbiéyán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其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的诗

相关推荐

别黄徐州

〔宋代〕陈师道

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

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

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

别薛华

〔唐代〕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别云间

〔明代〕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元九后咏所怀

〔唐代〕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别韦参军

〔唐代〕高适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别州民

〔唐代〕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