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斋雨后 》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在作者的《丹渊集》中。此诗写北斋雨后的景色和作者的闲适心情,同时勾起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起联先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颔联上承首句,扣住诗题,写北斋雨后之景。诗中虽然只写了景,可是这景中还有一个人,就是站在庭中欣赏这美景的作者,因而又同次句紧紧关合。末句则表达了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向往。通篇情深意挚,曲折婉转,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北斋雨后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作者在兴元府(在今陕西)任职,《北斋雨后 》此诗即作于此时。北斋为作者在府衙中的起居之处,环境清幽,府中公务清闲,多才多艺的作者正好观画品茶,生活十分闲适惬意。
翻译注释
翻译
庭院不大,园圃却极清幽,非常喜爱这个地方,所以常常免去属吏的例行参见,留连其中。
雨后天睛,成双成对的鸟雀相对鸣叫,深秋时节,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
唤人扫干净墙壁把吴道子的画挂起,与好友临窗边品着香茗,边细细端详赏鉴这画。
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就如同过去的山居生活一样闲适。
注释
(1)小庭幽圃:指北斋坐落的环境,在小而深幽的庭园之中。
(2)绝清佳:特别清静而美好。
(3)放吏衙:旧时吏员每天早晚各一次齐集衙门向长官请示公事,称为“衙参”。“放吏衙”就是免去这种例行的参拜。
(4)双禽:成对的鸣禽。
(5)占:据有。
(6)一蝶:因深秋季节,花事已少,故以之极言蝶影之稀。
(7)扫壁:为张挂画而将墙壁打扫干净。显出作者对画的爱惜之心。
(8)吴画:指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吴道子擅长山水及道释人物画,有画圣之称亦泛指珍贵的名画。
(9)试:品尝。
(10)越茶:古越地(今江苏南部与浙江一带)所产之茶其茶多名贵品种,至今仍有龙井、雀舌等名茶。
(11)野兴:闲适游观的兴致。
(12)当日:往日,当年。
(13)在山家:居处山野之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文同的诗
相关推荐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北风吹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驱车方向阙,回首一临川。
多垒非余耻,无谋终自怜。
乱松知野寺,余雪记山田。
惆怅樵渔事,今还又落然。
北楼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
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
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北望
漠漠黄云塞草稀,年年空说翠华归。
孤臣泪尽仍尝胆,白首江湖雁北飞。
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
万里猿啼断,孤村客暂依。
雁过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
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
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北亭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向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北山独酌寄韦六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
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
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
门横群岫开,水凿众泉引。
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
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
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
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
倾壶事幽酌,顾影还独尽。
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