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柱峰》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道教圣地天柱山为题材,通过瑰丽想象描绘仙山奇景。首联以“太微星斗”“圣祖琳宫”营造天庭仙境,颔联“天柱一峰擎日月”以擎天之势凸显山岳雄奇,“洞门千仞锁云雷”则展现幽深洞府的奇幻气象。颈联以玉光白橘、金翠莲蕊点缀灵境生机,尾联借东汉方士左慈的典故,暗含对隐逸仙踪的向往。全诗将自然山水与道教玄境相融,充满浪漫主义的仙境意趣。
题天柱峰
太微星斗拱琼宫,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鬬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题天柱峰》此诗约作于白居易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期间(公元815-819年)。诗人遭贬后寄情山水,曾游历皖西天柱山(古称南岳)。诗中“圣祖”指道教始祖老子,唐代尊崇道教,天柱山作为道教福地多有宫观建筑。“左慈”为汉末著名方士,传说曾隐居天柱山炼丹,白居易借访仙隐之事,既赞山岳灵秀,亦抒写宦海失意后对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翻译注释
翻译
像天上的星斗拱卫着太微星一样,周围的群山拱卫着秀丽的天柱山,山上天君的道观镇守着九州。
天柱山高高的主峰擎住了天上的日月,司元洞深深的洞门锁住了千古的云雷。
玉光峰、白橘峰竞相争奇,金翠洞、佳莲洞互竞幽邃。
有时人们访问左慈隐居的地方,还能看到从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飞来的仙鹤来认它的以前的巢穴。
注释
(1)太微:星名,即太徽。
(2)琼宫:古人想象中的神仙居处。
(3)琳宫:仙宫。亦为道观、殿堂之美称。
(4)九垓:亦作“九阂”、“九陔”,指九重天。
(5)洞门:指司元洞门。
(6)左慈:汉末方士,字元放,庐江(今属安徽)人。居天柱山,得石室丹经,传说有神术。
(7)紫清:天上神仙居处。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
凭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题竹石牧牛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题戴老酒店
戴老黄泉下,还应酿大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题元处士高亭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题李次云窗竹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江湖伟观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
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适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