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赴任途中,而反复抒发对田园自由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出仕与复归的矛盾心理。全诗可分四段。首四句为第一段,自叙年轻时淡泊自持之志;次四句为第二段,对自己的出仕之缘由作了解释;接着八句为第三段,叙述诗人旅途所感;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叙写诗人今后立身行事的打算。此诗情景交融,语言看似平淡,实为精妙。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陶渊明四十岁。元兴二年(403)十二月,楚王桓玄篡晋即皇帝位,改元永始。元兴三年(404)二月刘裕被众臣推为盟主,率部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起事。三月攻入建康,被推为使持节、八州军事都督、徐州刺史。这期间,刘裕行镇军将军(战乱中,无诏书任命,这里的“行”是暂用的意思)。军府设在京口。陶渊明当时为生活所迫,出任镇军将军府的参军,在赴京口上任行经曲阿(今江苏丹阳)途中,他写下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年少寄情人事外,倾心只在琴与书。
身穿粗衣情自乐,经常贫困心安处。
机会来临且迎合,暂时栖身登仕途。
弃杖命人备行装,暂别田园相离去。
孤舟遥遥渐远逝,归思不绝绕心曲。
此番行程岂不远?艰难跋涉千里余。
异乡风景已看倦,一心思念园田居。
看云羞对高飞鸟,临河愧对水中鱼。
真朴之念在胸中,岂被人事所约束?
且顺自然任变化,终将返回隐居庐。
注释
(1)始作:初就职务。
(2)镇军参军:镇军将军府的参军。镇军是镇军将军的简称。
(3)曲阿:地名,在今江苏丹阳。
(4)弱龄:少年。指二十岁时。弱:幼。
(5)寄事外:将身心寄托在世事之外,即不关心世事。
(6)委怀:寄情。
(7)被褐:被(pī),同“披”,穿着。褐(hè):粗布衣服。《老子》:“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8)欣自得:欣然自得。
(9)屡空:食用常常空乏,即贫困。《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是说颜回的道德学问已是差不多了,但常常食用缺乏。诗人在这里即以颜回自比。
(10)晏如:安乐的样子。
(11)时来:机会到来。时:时机,时运。
(12)苟:姑且,暂且。
(13)冥会:自然吻合,暗中巧合。
(14)宛辔憩:宛,屈,放松。辔(pèi ):驾驭牲口的缰绳。憩(qì):休息。
(15)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这里比喻仕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偶然遇上了出仕的机会,姑且顺应,暂时游迹于仕途。
(16)投策:丢下手杖。投,弃,搁下。
(17)命晨装:使人早晨准备行装。
(18)疏:疏远。这里是分别的意思。
(19)眇眇:遥远的样子。《九章·哀郢》:“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20)逝:去,往。
(21)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
(22)归思:思归之情。
(23)纡:萦绕,缠绕。
(24)登降千里余:这句和上句是说我这次旅程难道不远吗?跋山涉水也有一千余里。登降:上山下山,指路途跋涉艰难。登,指登山。降,指临水。
(25)目倦:谓看得厌倦了。
(26)川途异:指途中异乡的景物。一作“川途永”。
(27)山泽居:指山水田园中的旧居。
(28)惭高鸟:对高飞的鸟感到惭愧,感叹自己不如鸟自由。
(29)愧游鱼:对游鱼感到惭愧。
(30)真想:纯真朴素的思想。《淮南子·本经》:“质真而素朴。”
(31)初:当初,早年。
(32)谁谓形迹拘:此句即《归去来兮辞》中所说“既自以心力行役”的反意,表示内心本不愿出仕。形迹拘:为形体所拘。形迹,指形体所为。拘,拘束,约束。
(33)凭:任凭,听任。
(34)化迁:自然造化的变迁。
(35)班生庐:指仁者、隐者所居之处。班生指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他在《幽通赋》里说“里上仁之所庐”,意谓要择仁者草庐居住。庐,房屋。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陶渊明的诗
相关推荐
哀范君三章·其三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自沉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游赏心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相思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送杨瑗尉南海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美人梳头歌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
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
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
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汴州乱二首
【其一】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
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其二】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
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
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上文选注表
臣善言:窃以道光九野,缛景纬以照临;德载八埏,丽山川以错峙。垂象之文斯著,含章之义聿宣。协人灵以取则,基化成而自远。
故羲绳之前,飞葛天之浩唱;娲簧之后,掞丛云之奥词。步骤分途,星躔殊建;球钟愈畅,舞咏方滋。楚国词人,御兰芬于绝代;汉朝才子,综鞶帨于遥年。虚玄流正始之音,气质驰建安之体。长离北度,胜雅咏于圭阴;化龙东骛,煽风流于江左。
爰逮有梁,宏材弥劭。昭明太子,业膺守器,誉贞问寝。居肃成而讲艺,开博望以招贤。搴中叶之词林,酌前修之笔海。周巡绵峤,品盈尺之珍;楚望长澜,搜径寸之宝。故撰斯一集,名曰文选。后进英髦,咸资准的。
伏惟陛下,经纬成德,文思垂风。则大居尊,耀三辰之珠璧;希声应物,宣六代之云英。孰可撮攘崇山,导涓宗海?
臣蓬衡蕞品,樗散陋姿。汾河委筴,夙非成诵;嵩山坠简,未议澄心。握玩斯文,载移凉燠。有欣永日,实昧通津。故勉十舍之劳,寄三馀之暇。弋钓书部,愿言注辑,合成六十卷。杀青甫就,轻用上闻。享帚自珍,缄石知谬。敢有尘于广内,庶无遗于小说。谨诣奉进,伏愿鸿慈,曲垂照览。谨言。显庆三年九月日,上表。
李监宅二首·其一
尚觉王孙贵, 豪家意颇浓。
屏开金孔雀, 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