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送别

〔唐代〕韩偓

江南行止忽相逢,江馆棠梨叶正红。

一笑共嗟成往事,半酣相顾似衰翁。

关山月皎清风起,送别人归野渡空。

大抵多情应易老,不堪岐路数西东。

江南送别拼音版

jiāngnánsòngbié
jiāngnánxíngzhǐxiāngféngjiāngguǎntángzhènghóng
xiàogòngjiēchéngwǎngshìbànhānxiāngshìshuāiwēng
guānshānyuèjiǎoqīngfēngsòngbiérénguīkōng
duōqíngyīnglǎokānshù西dōng

作者介绍

韩偓(844—923),字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五代著名诗人。龙纪元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深得唐昭宗信任,后因朱温专权被贬。其诗早年绮丽,多写宫廷生活,晚年沉郁,寄托亡国之痛。开创"香奁体",以《香奁集》著称,描写闺阁情怀,词藻华美。后避乱入闽,诗风转为感时伤事,《故都》《感事》等作充满历史沧桑感。韩偓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送别陈嘉惠

〔明代〕戴奎

我记昔游章贡台,台前二水相盘回。

登临适与形胜会,放傲却使群公猜。

惟君倾盖即相厚,结交便拟如陈雷。

江上时同夜月棹,花前几共春风杯。

移船一向豫章泊,风物萧疏叹非昨。

络纬愁连孺子亭,梧桐秋满滕王阁。

同游岂无三数公,总为异乡怜寂莫。

君时唱和诗最多,错落骊珠千百索。

江城十月霜叶飞,君先别我趋庭闱。

临岐赠言曾未几,束书我亦东吴归。

始信天涯俱是客,客路闻言转悽恻。

瑶琴古调且须弹,官柳长条折何益。

石渠行送别福建参议李著作器之

〔宋代〕林光朝

我来石渠五十六,双鬓如蓬腰未曲。

岂为健笔有徐庾,自数来时六十五。

谁解辛苦续子虚,长安有客四十馀。

已成老翁不肯去,青藜当户夜读书。

东观丈人起遐想,无为岁月空踟蹰。

去作诸侯老宾客,可无绿水兼红蕖。

我家东下才百里,钓螺一曲清无滓。

草堂为筑荔枝斜,濯锦江头有如是。

子思子方道为尊,南国佳人如秋云。

不知公侯有朱箔,要问常州李著作。

送别

〔元代〕陈杰

晓色澹长路,微霜乍沾巾。

彗妖如撒沙,下覆秋江濆。

送君万里船,黯然及兹晨。

岂无阳关叠,亦有酒盈樽。

忧端塞宇宙,壮怀浩风云。

丈夫瞩千载,薄细安足陈。

欲语重回首,天高水无津。

送别姚国博知处州分韵得绿字

〔宋代〕林光朝

铜盘白露下,松桂净如沐。

娈彼菊花团,西风吹醽醁。

长安多别离,此别苦不足。

人物如使君,容易等潘陆。

一自海东头,清飙起谣俗。

馆下欲何言,联翩如破竹。

功名不徒尔,无乃相迫逐。

双日访延英,行矣公勿卜。

括苍烟雨前,寒光贯岩腹。

大叫出银罂,邂逅聚百族。

要携三月粮,所厌惟一掬。

幸心忽开张,何曾畏笑僇。

单父勿长吁,来者犹可续。

道旁有抵璧,天下轻结绿。

一夕洲渚言,令我沉心曲。

金门待漏送别·其二

〔明代〕林鸿

鸡人唱彻漏声残,紫禁齐联玉笋班。

日射旌旗光晔晔,风摇环佩响珊珊。

几经月落趍朝去,曾惹天香满袖还。

今日京华送君别,蟾宫应待共跻攀。

送别

〔清代〕王邦畿

明月终长夜,前途始此亭。

天衔鸡口白,竹逗客心青。

流水难教住,飙风不暂停。

那堪离别处,宿酒已全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