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渔浦潭

〔唐代〕孟浩然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

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作品简介

《早发渔浦潭》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首四句写所闻,以声绘形,虚实相生;中六句写所见,意象纷呈,境界空阔;尾二句写所感,由景出情,相辅相成。全诗以乐观的情绪,写清晨的旅途情趣和舒畅的胸怀,展现出一片高朗开阔的诗境与心境。所写江景开朗,物色清美,鸟兽得时,见出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喜悦之情,清淡高远中有壮逸俊发之气。

创作背景

《早发渔浦潭》作于开元十四年至十六年(726—728)自洛至关越漫游途中。诗人早年以隐居和游历的方式谋求入仕,虽然早有诗名,却一直未能如愿,心中难免郁闷。这次他到浙江富春江一带旅游,由于山光水色风景优美,珍禽异兽似通人性,心情愉悦,于是写下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东方旭日早早露出光芒,沙洲上水鸟闹闹嚷嚷。

睡卧中听说已到渔浦潭边,桨儿隐隐地把水拨响。

太阳出来照耀得景象分明,才知道江面上如此宽广。

美女们贪睡常爱晚起,拨开水沫照着倩影梳妆。

舟行只怕惊扰饮水的猿猴,不时见到水獭爬到岸上。

乘船而行自然没有烦闷,更何况遇晴日景象开朗。

注释

(1)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2)聒:喧扰,声音嘈杂。

(3)桡:船桨。《淮南子·主术训》:“夫七尺之桡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水为资。”

(4)晏:迟,晚。

(5)沫:以手掬水洗面曰沫。

(6)祭鱼:獭捕到的鱼陈列水边,犹如祭祀,称为獭祭鱼。

(7)豁:开阔。

全文拼音版

zǎotán
dōngzǎoguāngmángzhǔqínjīngguō
wénkǒuráoshēngànxiāng
chūxiàngfēnshǐzhījiāngkuò
měirénchángyànzhàoyǐngnòngliú
yǐnshuǐwèijīngyuánshíjiàn
zhōuxíngmènkuàngzhíqíngjǐnghuō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其诗清淡自然,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风光,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与王维并称“王孟”,同为盛唐田园诗派代表。虽终身未仕,却名重诗坛。李白赞其“风流天下闻”。其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恬淡,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

孟浩然的诗

相关推荐

早上五盘岭

〔唐代〕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畲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早发武连驿忆弟

〔清代〕曾国藩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唐代〕宋之问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早行

〔清代〕高鼎

一叶西风里,催程曙色微。

水流残梦急,帆带落星飞。

宿鸟未离树,寒潮欲上矶。

江湖无远近,莫问几时归。

早兴

〔唐代〕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宿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早发

〔唐代〕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早春行

〔唐代〕王维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