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母

〔清代〕汪中

细雨春灯夜欲分,白头闲坐话艰辛。

出门便是天涯别,明日思亲梦里人。

作品简介

《别母》是清代诗人汪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诗人与母亲分别的前夜不能入眠,母子促膝长谈;后两句写诗人设想与母亲分别后的境况,生发出无限感慨,表现了母子之间的骨肉情深和分离之痛。全诗纯用白描手法,寓情于景,同时虚实相生,使别离的愁绪从现实中升华得更为强烈,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创作背景

《别母》此诗作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也就是汪中省试落第后的第三年。据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他这时正在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太守沈业富处入幕,已经是第二个年头了。离乡背井、俯仰因人的幕客生涯,当然不是自视颇高的汪中心甘情愿地乐就的,何况扬州家里还有一位历尽艰辛把他抚养成人的老母。这年春天再度离家时,他写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马上就到半夜了,屋里还点着灯,窗外下着绵绵不断的春雨。白发的老母亲静静地坐在那里,心情沉重地说着生活的艰辛。

明天一出家门,从此便是遥远漫长的旅途,以后只能在梦里见到亲人了。

注释

(1)细雨:指春雨。

(2)夜欲分:快到半夜时。

(3)白头闲:白头:指诗人的母亲。闲:静,这里指心情沉重。

(4)话艰辛:诉说生活的艰辛。

(5)天涯别:指遥远漫长的旅途。一作“天涯路”。

(6)亲梦里人:亲:这里指母亲。梦里人:在梦中见到的人。

全文拼音版

bié
chūndēngfēnbáitóuxiánzuòhuàjiānxīn
chūmén便biànshìtiānbiémíngqīnmèngrén

作者介绍

汪中(1745—1794),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扬州)人。与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 的代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选为拔贡,后绝意仕进。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能诗,工骈文,所作《哀盐船文》,为杭世骏所叹赏,因此文名大显。精于史学,曾博考先秦图书,研究古代学制兴废。著有《述学》《广陵通典》《容甫先生遗诗》等。

汪中的诗

相关推荐

别友狱中

〔明代〕王守仁

居常念朋旧,簿领成阔绝。

嗟我二三友,胡然此簪盍。

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

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

所恨精诚眇,尚口徒自蹶。

天王本明圣,旋已但中热。

行藏未可期,明当与君别。

愿言无诡随,努力从前哲。

别匡山

〔唐代〕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别山僧

〔唐代〕李白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别鲁颂

〔唐代〕李白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

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

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别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范云

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

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