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随字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栋姿。
凤凰鸣高岗,隐见视其时。
孰若阿房宫,下容五丈旗。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
才大古难用,论高人先知。
晦翁千载人,源流有馀师。
衣传正大学,时吐蹇谔辞。
国步方险艰,忧端终南齐。
袖有济时策,真言琅玕披。
忠嘉许稷契,不事激与随。
辩论黼座侧,听纳天颜怡。
林林陛楯郎,相顾胥叹咨。
中有张万福,拜贺太平基。
正赖中流柱,障澜使东之。
胡为勇于去,神龙不容羁。
平生廉靖操,为国张四维。
西风送汉节,凛凛生霜威。
皇华驰周隰,昼锦辉绣衣。
清台占二星,今夕躔已移。
江右九州地,俗弊民已疲。
高褰赤帷裳,下照及隐微。
刑清民乃服,莠除苗始滋。
烹鲜戒政扰,漏鱼宁网稀。
要令珥笔俗,洗心学书诗。
更令佩犊子,竭力事耘耔。
鄱江歇澜波,贯索韬光辉。
丕变东楚俗,若咏洙泗涯。
小试大儒效,泰山一毫釐。
宁如立本朝,措世复雍熙。
无容孔席暖,伫兴宣室思。
归来纳绛节,平步登黄扉。
富贵推不去,乘留复奚疑。
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随字拼音版
相关诗文
正仲入鄞叙怀送别二首·其二
此别未知长与短,一春风雨助凄然。
欲随流水入城去,更系扁舟话柳边。
芳草斜阳新住蝶,落花飞絮乱啼鹃。
雁苍山好须回首,便见秋风在眼前。
秋日送别
荒郊古陌时时断,野水浮云处处秋。
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
再赋杨花送别子永一首
绿缛昌亭柳,飞花引望悽。
入歌参白雪,飘路学金堤。
坠逐离琴乱,纷添别思迷。
春风吹客意,同绕洞庭西。
送别二首·其二
日催槐影上帘旌,快整征衫趁晓晴。
此去劝君休惜别,男儿所志在功名。
列之告别为之怅然小诗送别
小桥西巷每徜徉,忽趁南风返故乡。
旋汲双泉烹日铸,从今谁共北窗凉。
送别秦用中
欲来消息满江湄,果见堂堂小仆随。
几夜好诗全压我,百年老眼更看谁。
宋唐大手诸公在,日月群经自古垂。
回首梧桐孤凤远,东南天阔海西陲。
送别一西堂
一老说淡话,志怀绝险艰。
别离从阙下,游戏且人间。
落羽羞言命,临岐强破颜。
住山须鈯斧,此句急追还。
正仲入鄞叙怀送别二首·其一
遇事无心心自放,如今心事放尤难。
酒开愁绪汤浇雪,书润枯肠火养丹。
攲枕啼鸦分晓色,把杯归雁破春寒。
君来访我连朝雨,三日新晴理去鞍。
题秋江送别图赠郦彦诚
祥乌有慈母,旅食他山树。
波净涵金螺,沙明横白鹭。
饮啄游其间,逍遥娱旦暮。
祥乌夜夜啼,所思在返哺。
衔悲诉鸾凰,乃得导先路。
往还里数千,离淮复经楚。
儿发白不多,母颜渥如故。
白鹭安敢留,金螺送东注。
霜降潦水收,冬温柳芽露。
望望故园春,淮山涌晴雾。
送别张宪唐民
三年持节按刑章,岂弟其谁不叹降。
才者设施功第一,使乎光彩竟无双。
宣风蜀右成新法,易拜秦东得旧邦。
欲识远人留恋意,陇泉幽咽下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