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阳关图二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第一首写离别之悲,充满了感人的艺术力量;第二首诗究离别之情、关情之物,写得入木三分。这两首诗不仅吟出了王维《阳关三叠》的诗情,而且突出画面,深化了李公麟《阳关图》的画意。全诗有情景、有理趣,兼之音调谐和,语言平易,可谓黄庭坚题画诗中的精品。
题阳关图二首·其二
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貌出断肠诗。
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黄庭坚《书伯时〈阳关图〉草后》说:“元祐初作此诗,题伯时所作《阳关图》。”故《黄庭坚年谱》把这组诗编入元祐二年(1087)。王维在渭城送别友人元二西出阳关赴安西都护府时,写了《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赠别诗。王维此诗一题《渭城曲》,后入乐府,以为送别曲,反复诵唱,故又称为《阳关三叠》。李公麟取以为画,便题为《阳关图》。
黄庭坚又据图题诗,进行了再创作,画上题诗并不难,唯难在前有王维之绝唱。然而这并没有难倒黄庭坚,他笔意纵横,连赋了这二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人啊!本来有许多不顺之处,而在不顺利之中,又以离别为最大的不顺,既然人的心头有离愁别绪,所以北宋画家李公麟的《阳关图》便画出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断肠诗的意境。
渭城的柳仿佛也关心起人间的别情,所以离人们见到杨柳就会引起离愁别情。
注释
(1)乖:不顺利。
(2)龙眠貌:龙眠:即北宋画家李公膦,字伯时,庐州舒城(今安徽)人,官至朝奉郎。居龙眠山,号龙眠居士。擅人物鞍马及历史故事画,为王安石所重,也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有深交。貌:描绘。
(3)渭城:是秦都咸阳故城,汉武帝时改称“渭城”。在今西安西北,渭水北岸。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题滁州醉翁亭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题帕三绝句·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题青泥市寺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题春江渔父图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颈鳊。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题红叶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题酆都观宿山房
久厌尘坌乐静元,俸微犹乏买山钱。
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云房一榻眠。
题落星寺四首·其三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题灯上人竹卷
往岁己酉北上,舟过莲泾,访双林上人于积善庵,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以后每经吴门,数欲过庵中而不果。盖不见上人者,六年矣。幽窗净几,薰茗相对,今日如复理梦中也。
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而上人笔墨乃益进,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岂此君神气都为上人摄尽,不复生理耶?冁然一笑,遂题其后。甲寅清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