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宋代〕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作品简介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男子的刹那情遇。上片回忆初遇、幻灭、思念的全过程。“燕子双飞”、“几度春光”,见触景动情、眷念不己,为时已久。下片集中特写其初遇一幕。少女顾盼、矜持、沉默、怕羞,风态娇美,情态温柔。这首词写来真切朴实,摄魄传神。

创作背景

这首《蝶恋花》约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正月。是时,东坡服丧期满,自四川而至江陵,陆行赴京师。途经三峡,看到楚地高唐(荆州郡管辖)神女峰时,触景而思念妻子王弗,作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夜间好梦,忽儿在幽会,恋情绵绵,难忘高唐路。燕子双双,飞来又飞去,碧绿纱窗,几度春光已逝去。

在那天,绣帘相见处,低头假意走过,笑弄鬓发如云缕一般。紧锁着秀眉,娇羞不开口,陌生人前,深情难以倾诉。

注释

(1)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2)画屏:有画饰的屏风。

(3)惊回:惊醒。

(4)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楚王游猎之所,一说在江汉平原。

(5)纱窗:蒙纱的窗户。这里喻指男女幽会的房间。

(6)春光:原指春天的风光,这里代指青春、岁月。

(7)佯行:假装走。

(8)香云缕:对妇女头发的美称。

(9)敛尽:紧收,收敛。

(10)春山:喻指妇女妓好的眉毛。

(11)轻诉:轻快地倾吐。

全文拼音版

diéliànhuā··huàpíngchūhuì
huàpíngchūhuìhǎomèngjīnghuíwàngduàngāotángyànshuāngfēiláiyòushāchuāngchūnguāng
xiùliánxiāngjiànchùyǎnyángxíngxiàozhěngxiāngyúnliǎnjìnchūnshānxiūrénqiánshēnnánqīng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蝶恋花·春日

〔明代〕陈子龙

雨外黄昏花外晓,催得流年,有恨何时了。燕子乍来春又老,乱红相对愁眉扫。

午梦阑珊归梦杳,醒后思量,踏遍闲庭草。几度东风人意恼,深深院落芳心小。

蝶恋花·小雨初晴逥晚照

〔宋代〕王诜

小雨初晴逥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宋代〕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蝶恋花·河中作

〔宋代〕赵鼎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蝶恋花·佳人

〔宋代〕苏轼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宋代〕赵鼎

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动黄昏月。

谩道广平心似铁。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望断江南音信绝。陇头行客空情切。

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

〔宋代〕陆游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蝶恋花·送郑元英

〔宋代〕辛弃疾

莫向楼头听漏点。说与行人,默默情千万。总是离愁无近远。人间儿女空恩怨。

锦绣心胸冰雪面。旧日诗名,曾道空梁燕。倾盖未偿平日愿。一杯早唱《阳关》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