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中秋无月闰八月十五日夜月色明甚二首·其二
秋意关心切,蟾光见面难。
欲成邀月饮,颇恨与谁看。
天近瞻银阙,云空见玉盘。
老夫浑不寐,欢喜一凭栏。
今岁中秋无月闰八月十五日夜月色明甚二首·其二拼音版
今岁中秋无月闰八月十五日夜月色明甚二首·其二
秋意关心切,蟾光见面难。
欲成邀月饮,颇恨与谁看。
天近瞻银阙,云空见玉盘。
老夫浑不寐,欢喜一凭栏。
作者介绍
周紫芝(1082—1155),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南宋著名词人。少时家贫苦学,绍兴中始登第,官至枢密院编修。其词清丽婉约,近晏几道风格,代表作《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踏莎行·情似游丝》等,善写离愁别绪,语言精妙。著有《竹坡词》《竹坡诗话》,诗话中保存了北宋文坛珍贵史料。虽仕途不畅,但文学成就显著,其词作在南渡词人中独具特色,对南宋婉约词发展有一定影响,与吕本中、曾几等并称江西诗派后劲。周紫芝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
秋分当月半,望魄复宵中。
难得良辰并,仍将吉戊同。
高楼连卜夜,浊酒任治聋。
注想乘槎客,何如击壤翁。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八月十五日斋宫对月
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
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摇。
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垄苗。
庙荒阴磷出,苑废露萤飘。
斋馆心方寂,秋城夜已遥。
清谈对元亮,琼彩映萧萧。
次林光朝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龚帅实之韵
闻有挐音扫榻埃,尚疑却棹酒船回。
锦囊忽至诗传诺,玉麈未交心已开。
邂逅四人今楚尾,班联十载旧兰台。
尊前莫发粗官叹,奇绝江山直一来。
乙亥岁八月十五日夜同景叔知府少卿翼道提举大夫望月于河中之名阃堂兼简襄守欧三叔弼虢守孙八元忠二首·其一
上楼初照席,条华渐分明。
佳节三秋半,前期一雨晴。
冷光天外散,高会世间清。
坐久疑轻举,微风习习生。
嘉祐六年八月十五日赐林悦·其一
长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闽邦远更延。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故家乔木盘根大,新出猗兰奕叶鲜。
上下相承同纪载,三千年后万千年。
八月十五日夜清溪舟次
清溪水底月团团,因见中秋忆去年。
旱海五更霜透甲,郴江万里桂随船。
昔看故国光常满,今望天涯势似偏。
只恐姮娥应笑我,还将只影对婵娟。
八月十五日二十日两至南山饮潇洒亭
悠悠桐江水,寓庐十二年。
重来六日内,两日登南山。
南山有何好,高阁西北偏。
隔江三千家,一抹烟霭间。
阁槛一巨松,挺出众木前。
野性所酷爱,老藤相纠缠。
亦如我与僧,相对谈幽禅。
稍遂物外性,屡写酣中篇。
故侯复齐民,鬒发成华颠。
念当拾此去,焉得长周旋。
八月十五日夜月意偃蹇夜久微明须臾复晦瞻叔兄有诗因次其韵
长风送月九霄宽,无赖浮云告亦顽。
本自无私长委照,不应有碍似偏悭。
苍生望治东山隐,四海倾风钓濑闲。
潜复虽深终是昭,停觞且待夜深还。
如皋顾芾鼎家于八月十五日开红梅寄花朵于女惠女自沪校得家书后有诗记其事因属和之
红罗亭外垂垂树,花发元宵迥不同。
秋月便如春月好,天涯回忆试灯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