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扬子江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空中流霜、风平荻静;颔联写云开雾散、旭日东升;颈联对前两联的描写作了一个概括,昔日的英雄如飞鸿一去,渺然难追,空余山川形胜,映照着雪霁清空;尾联回到题上,“汲江心水”,正是过江之时。这首诗意境阔远,情景兼胜,说英雄不留、江山空在,人事终归徒劳无益,不如且饮眼前一杯茶。
过杨子江二首·其一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
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宋孝宗禅位,宋光宗即位。当年九月,杨万里奉召还临安(今浙江杭州)为秘书监,冬,以焕章阁学士头衔,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当时,宋金两国每逢年节,皇帝生辰等,照例派遣使臣,作礼节性的互贺,对方则有接伴使迎送陪伴。杨万里此行是取道镇江北去的。《过杨子江二首》这首诗就是他从临安赴淮河迎接金国使者途中,自镇江过长江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空中的飞霜使寒气仍在,风平荻静,江水无波。
云开雾散,东南的天空一片澄碧,晨光映照得江面火红一片。
昔日的英雄如飞鸿一去,渺然难追,只有壮美山川照应着雪霁晴空。
过江时携带着瓶子取一瓶江水,煮清茶一杯,在金山绝顶的吞海亭煮茶招待金使。
注释
(1)清霜:空中的飞霜。
(2)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
(3)英雄:这里指岳飞、张浚等名将贤相。
(4)鸿去:语出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5)形胜:(山川)壮美。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过广陵驿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过真州
扬州西去真州路,万树垂杨绕岸栽。
野店酒香帆尽落,寒塘渔散鹭初回。
晓风残月屯田墓,零露浮云魏帝台。
此夕临江动离思,白沙亭畔笛声哀。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过分水岭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过秦楼·水浴清蟾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过钱文僖公白莲庄
城南车马地,行客过徘徊。
野水寒犹入,余花晚自开。
命宾曾授简,开府最多才。
今日西州路,何人更独来。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过天生桥
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
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
徒闻鹊驾横秋夕,谩说秦鞭到海东。
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过涧歇近·酒醒
酒醒。梦才觉,小阁香炭成煤,洞户银蟾移影。人寂静。夜永清寒,翠瓦霜凝,疏帘风动。漏声隐隐,飘来转愁听。
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凤楼咫尺,佳期杳无定。展转无眠,粲枕冰冷。香虬烟断,是谁与把重衾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