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吹曲辞·长安道》是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先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霍将军府邸的宏伟,暗示其权势显赫,随后描绘霍将军归府时宾从簇拥、路人拜揖的热闹场景,进一步渲染出其权势之盛;而后笔锋转冷,陡然警醒,警示人们权势无常,它如同火焰,虽然一时炙手可热,但终将熄灭,指出不要辱人贫贱,人生的富贵自有其时机;最后则是对人生机遇的感慨,好像一旦得到天子的赏识,世人才会开始认识到这个人的价值。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中霍将军府邸的描绘,以及对其权势与命运的议论,展现出诗人对世态炎凉和人生起伏的深刻洞察。
长安道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拜揖何纷纷。
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始知。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京城长安豪门贵族的宅邸高入云端,昔日霍光的宅邸不知道现在居住着谁家。
他们出入都是宾仆簇拥,声势吓人,长安道上随处可见他们相互作揖打躬乱纷纷的景象。
别看他们这些权贵现在繁华鼎盛、炙手可热,可能要不了多久也会像烟消火尽灰亦灭一样。
不要说贫贱就可以随意欺负,要知人生的贫富自有定时,一时贫贱也只是尚未到来而已。
说不定哪一天皇帝就赐给你高位权势,世事悠悠,现在应该知晓!
注释
(1)长安:长安城。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2)甲第:甲等府第。豪门贵族的宅第。
(3)谁家:哪一家。
(4)日晚:每日晚上。
(5)朝回:上朝回来。
(6)拥宾从:簇拥着宾客随从。前呼后拥。
(7)路傍:路旁。
(8)揖拜:作揖叩拜。揖,古代的拱手礼。拜,叩头礼。
(9)何:何其。多么。
(10)纷纷:多而杂乱。众多貌。
(11)莫言:不要言语。别说。
(12)炙手:炙热烫手。比喻权势炽盛。
(13)须臾:顷刻。
(14)贫贱:贫穷卑贱。
(15)即:就。便。
(16)一朝:一天早晨。一旦。
(17)天子:古以君权为天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18)颜色:颜面和脸色。
(19)世上:世界上。人世间。
(20)悠悠:辽阔无际;遥远。指世俗之人,众人。引申为庸俗,荒谬。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崔颢的诗
相关推荐
长相思·深花枝
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花枝难似伊。
玉如肌,柳如眉。爱著鹅黄金缕衣,啼妆更为谁?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长安晚秋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长相思·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生乐·玉露金风月正圆
玉露金风月正圆。台榭早凉天。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洞府星辰龟鹤,来添福寿。欢声喜色,同入金炉浓烟。
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满酌觥船。人尽祝、富贵又长年。莫教红日西晚,留著醉神仙。
长安春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长门怨二首·其二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