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
隐居明招山中讲学的朱熹,品德高尚满世界无人能比。
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
遗憾是你没有机会见到他,因他他已经离开五百年了。
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
我学他只是了解皮毛点滴,事业未成却先耽误了自己。
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耽误自己也无非个人不好,误导世人那可就不仁不义。
注释
(1)等伦:与之同等或同类。
(2)弗:不。
(3)赘疣: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
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
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
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
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
隐居明招山中讲学的朱熹,品德高尚满世界无人能比。
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
遗憾是你没有机会见到他,因他他已经离开五百年了。
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
我学他只是了解皮毛点滴,事业未成却先耽误了自己。
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耽误自己也无非个人不好,误导世人那可就不仁不义。
(1)等伦:与之同等或同类。
(2)弗:不。
(3)赘疣: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
《示顺生四首·其二》是明代诗人胡翰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追思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曾讲学明招山)开篇,赞其“高义无等伦”,继而抒发现实感慨:诗人痛陈自身学问未成反致“误身”,如同赘疣(多余之物),不仅使个人身名不淑(不善),更愧对世道人心。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沉痛,将自我批判与对先贤的仰慕相结合,体现了明初文人在理学思想影响下的自省精神与道德焦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度西江水。
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𠴲,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