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厚地高天》是清代词人王国维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写了词人的生活感受,上片写小斋如舸,自身能够回旋即可,表现了读书时取得相对的自由。下片写聊复浮生,又得此片刻自由,表现了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性等方面的矛盾,词人要在虚幻的人生中掌握住“自己”,追求自我完善,独善其身,以保持个人独立的品格。结句“红叶纷纷堕”,更为全词增添无限情韵,表现了自己广远的心境。语言含蓄蕴藉,情感寄喻颇深。
点绛唇·厚地高天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点绛唇·厚地高天》这首词出自于《人间词》乙稿,乙稿就总体看,写于1906年5月至1907年10月间。然亦杂有1906年前的作品。陈《谱》曰:“《点绛唇·厚地高天》:‘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亦疑在苏州时作。”这就是说,此词作于1904年秋或1905年。
翻译注释
翻译
置身于高天厚地之间时,我会渐渐地觉得自己平生似乎事事都不顺。不过好在我还有个小船般的书斋,在其中可以信马由缰,任我发挥。
姑且在这浮幻的人生中,暂时获得真正的自我。天地如此之大,我独自坐在经霜后的树林中,看那些红叶纷然坠落。
注释
(1)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2)厚地高天:参见《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侧身:置身。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4)平生:手稿本、《乙稿》、陈本作“生平”。
(5)左:不当,不顺;错误。
(6)小斋:指书房。
(7)舸:船。
(8)自许:自信。
(9)回旋:转动,施展。
(10)聊复:姑且。
(11)浮生:老庄以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后世相沿称人生为浮生。《庄子·外篇·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12)须臾:片刻,短暂。姜夔《汉宫春》:“笑人间、千古须臾。”
(13)乾坤:指天地。杜甫《野望》诗:“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点绛唇·万顷蓬壶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点绛唇·金谷年年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点绛唇·小院新凉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点绛唇·花信来时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红杏飘香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