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

〔宋代〕文天祥

自通州至扬子江口,两潮可到。为避渚沙,及许浦,顾诸从行者,故绕去,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作品简介

《扬子江》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南宋爱国诗歌的绝笔之作,以长江为喻抒写孤臣赤诚。诗中"几日随风北海游"忆抗元经历,"回从扬子大江头"显绝境不屈,"臣心一片磁针石"成千古名句,"不指南方不肯休"表死守气节。全诗语言质朴如血泪凝铸,将地理行程升华为精神朝圣,以"磁石指南"的意象诠释了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堪称华夏气节的巅峰宣言。

创作背景

《扬子江》此诗作于祥兴二年(1279年),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上途经长江时。南宋崖山覆灭在即,诗人以"磁针永指南"的誓言,回应元世祖的诱降。作品诞生于华夏文明存亡之际,其"不指南方"的决绝,既是对故国的最后守望,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时穷节乃见"的精神丰碑,成为爱国传统的核心符号。

翻译注释

翻译

前几日伴狂风自去北海漂游,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

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注释

(1)北海:这里指北方。

(2)回从:曲意顺从。

(3)磁针石:即指南针。

(4)南方:这里指南宋王朝。

全文拼音版

yángjiāng
suífēngběihǎiyóuhuícóngyángjiāngtóu
chénxīnpiànzhēnshízhǐnánfāngkěnxiū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抗元名臣、文学家,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右丞相,坚持抗元,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狱中作《正气歌》明志,终慷慨就义。其诗文如《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浩气长存,展现铁骨丹心。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谥号“忠烈”。作品饱含爱国激情,被誉为“民族气节之象征”,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天祥的诗

相关推荐

雨后望月

〔唐代〕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宋代〕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赏牡丹

〔唐代〕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金山寺

〔元代〕陈孚

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

云侵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

僧榻夜随鲛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

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防尘。

唐风·采苓

〔先秦〕诗经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鹊

〔宋代〕徐伸

闷来弹鹊,又搅碎、一帘花影。漫试著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嗟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堪临镜?

重省。别时泪湿,罗衣犹凝。料为我厌厌,日高慵起,长托春酲未醒。雁足不来,马蹄难驻,门掩一庭芳景。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金代〕元好问

河外青山展卧屏,并州孤客倚高城。

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

谷口暮云知郑重,林梢残照故分明。

洛阳见说兵犹满,半夜悲歌意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