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石莲花寄楚公》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人因看到长供佛前的白石莲花,想起了楚公。于是诗人就写了这首诗遥寄楚公。全诗表达的即是对友人的怀念,又是对友人和自己的策励。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这是诗人大中年间在东川时的作品。这一时期,李商隐失去了爱妻王氏,正处于极度的痛苦之中。同时又怀念故乡,归思难收,加上体衰多病,因此情绪特别低落,内心充满悲愁,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作者此诗又奉佛,给他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
翻译注释
翻译
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莲花自在佛前。将老病楚公自在西山;白石莲花既不雕镌应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莲。
在清霜寒露降满苔藓的夜里,经常梦到他这位老朋友。
龙宫与雁塔一样的极高。
以舍利弗为代表的阿罗汉,不会最上乘义,停留在小乘极果,不以成佛为最究竟之目标,直到法华会上, 方才回小向大,发愿成佛。
注释
(1)白石莲花:指用白石凿成的莲花状佛前灯台。
(2)共:冯浩注:共,即供。
(3)六时:冯浩注《魏书·释老志》:六时礼拜。愚按: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阿弥陀传》: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
(4)龙宫:朱注《法华经》:文殊师利坐千叶莲花,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
(5)诸天:道源注:佛书有三界诸天,自欲界以上皆日诸天,佛经谓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三界共二十八天。
(6)雁塔:道源注《西域记》:昔有比丘见群雁飞翔,思日:若得此雁,可充饮食,忽有一雁投下自殒。佛谓比丘日:此雁王也,不可食之。乃瘗而立塔。
(7)谩:冯浩曰:漫通。
(8)鹙子:指舍利弗。道源注舍利弗,此云鹙子,连母为名。以其取涅架一日之价,故不知有上乘,亦非真阿罗汉。佛为授记,乃知真是佛子,得佛法分。
(9)真罗汉:冯浩注《四十二章经》:阿罗汉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修行本起经》:得一心者,万邪灭矣,谓之罗汉。罗汉者,真人也。
(10)不会:不懂。会:领会,理解。
(11)上乘:佛家广大圆通之要道。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题招提寺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题横江馆
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
至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其二
建隆家业大于天,庆历春风一万年。
廊庙谋谟出童蔡,笑谈京洛博幽燕。
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
川后年来世情了,一波分护两涯船。
题邻居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题华清宫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访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题情深树寄象公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
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