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志诗二首·其二

〔两汉〕郦炎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

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

哀哉二芳草,不值泰山阿。

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

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

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作品简介

《见志诗二首》是东汉诗人郦炎写的一组五言古诗。第二首,先以灵芝、兰荣之不植泰山,终致摧残,比喻贤才不遇明世,致被压抑。再以贾谊被抑的史实阐明实证。最后慨叹世无伯乐、卞和,使才士不被赏识,穷愁终老,最后寄希望于圣人,诗中充溢着愤慨不平之气。

翻译注释

翻译

灵芝生在河中洲渚,洪波涌起被连根拔掉。

香兰花开为时太晚,严霜降临损伤枝条。

可惜呀这两种芬芳的花草,遭灾由于未栽在太山之隅。

正道推崇文质相副,遭际明时方为善美。

周勃灌婴执掌大权,诋毁贾谊崇尚浮华;

贤才受抑不获任用,被贬远窜楚地长沙。

怀抱玉质的如龙良马,无人赏识不遇伯乐卞和。

何时孔丘仲尼再起,为世人陈述德行四科。

注释

(1)荣:花。

(2)瘁:同“悴”,损伤。

(3)阿:山隅。

(4)绛灌:绛、灌: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周勃(?-前169年),汉沛人。从刘邦起义,以军功为将军,封绛侯。灌婴(?-前176年),睢阳人。秦末从刘邦,屡立战功,封颍阴侯。

(5)衡宰:殷汤时伊尹为阿衡,周初周公为太宰,后因以衡宰指当权者。

(6)谊: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博士,后迁太中大夫,他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为大臣周勃、灌婴等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为梁怀王太傅。

(7)乐与和:伯乐与卞和。伯乐:善相马者。卞和:善识玉者。

(8)孔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9)四科:指德行、政事、文学、言语,是儒家品评人物的类别标准。

全文拼音版

jiànzhìshīèrshǒu··èr
língzhīshēngzhōudòngyáoyīnhóng
lánróngwǎnyánshuāngcuì
āizāièrfāngcǎozhítàishānā
wénzhìdàosuǒguìzāoshíyòngyǒujiā
jiàngguànlínhéngzǎiwèichónghuá
xiáncáiyòngyuǎntóujīngnánshā
bàochénglóngféng
ānkǒngzhòngwèishìchén

作者介绍

郦炎(150—177),字文胜,范阳(今河北定兴)人。有文才,解音律,尚志气。东汉灵帝时,州郡召用,不就。后患疯病。性至孝,遭母丧,病大发,妻始产,见而惊死。妻家讼之,收系狱中而死。有文集二卷,已佚。

相关推荐

见志诗二首·其一

〔两汉〕仲长统

飞鸟遗迹,蝉蜕亡壳。

腾蛇弃鳞,神龙丧角。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乘云无辔,骋风无足。

垂露成帷,张霄成幄。

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恒星艳珠,朝霞润玉。

六合之内,恣心所欲。

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见志诗二首·其一

〔两汉〕郦炎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天录。

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见志诗二首·其二

〔两汉〕仲长统

大道虽夷,见几者寡。

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古来绕绕,委曲如琐。

百虑何为,至要在我。

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百家杂碎,请用从火。

抗志山西,游心海左。

元气为舟,微风为柁。

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

〔唐代〕杜牧

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

楚管能吹柳花怨,吴姬争唱竹枝歌。

金钗横处绿云堕,玉箸凝时红粉和。

待得枚皋相见日,自应妆镜笑蹉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