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粒小松歌

〔唐代〕李贺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作品简介

《五粒小松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借写小松树的备受压抑来抒发诗人痛恶庸俗习气的感情。前半首咏小松,形容小松的姿态;后半首写小松不得其所,被当作点缀品,在孤独凄凉的环境里,感伤自己的遭遇。全诗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意含象中,寄托遥深,思致婉曲,别具情趣,思想和艺术绾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创作背景

据诗序可知,《五粒小松歌》此诗为友人所作,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以后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之职时期。

翻译注释

翻译

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

小松树的主人壁上高挂着州邑地图,主人堂前进进出出的多是俗儒。

月明露白的秋夜,小松树似在流着泪滴:“山石和溪云,你们是否还肯写信来对我眷顾?”

注释

(1)蛇子蛇孙:比喻小松枝干。

(2)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3)龙髯:龙须,比喻松树的针叶。

(4)州图:州县的地图。

(5)溪云:山涧的云霭。

(6)书:书信。

全文拼音版

xiǎosōng
shéshésūnlínwānwānxīnxiānghóngfàn
绿jìnmǎnnóngguāngshùlóngránjiǎodāojiǎn
zhǔrénshàngzhōuzhǔréntángqiánduō
yuèmíngbáiqiūlèishísǔnyúnkěnshū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浪漫主义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世称“诗鬼”。其诗想象奇诡,语言秾丽,善用神话典故,开创“长吉体”,代表作《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充满幻魅色彩。因避父讳不得应进士试,终身落魄,27岁英年早逝。诗中常流露生命短促之悲,风格独树一帜,对晚唐李商隐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贺的诗

相关推荐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魏晋〕陶渊明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俛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

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

〔宋代〕陆游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

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

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

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

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

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唐代〕李白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桑,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代〕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