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拂枕薰红帕,回灯复解衣。
轻拂枕头熏香红帕,转回灯盏解下衣裳。
旁边知夜永,不唤定应归。
身旁人深知夜漫长,即便不呼唤他定会归返。
注释
(1)夜永:夜长;夜深。
拂枕薰红帕,回灯复解衣。
旁边知夜永,不唤定应归。
拂枕薰红帕,回灯复解衣。
轻拂枕头熏香红帕,转回灯盏解下衣裳。
旁边知夜永,不唤定应归。
身旁人深知夜漫长,即便不呼唤他定会归返。
(1)夜永:夜长;夜深。
《咏欲眠》是南朝梁代诗人戴皓的一首精巧的五言绝句。此诗以女子睡前动作为切入点,通过“薰红帕”“解衣”等细节,细腻描摹出闺阁生活的私密场景。后两句“旁边知夜永,不唤定应归”笔锋一转,以旁观者视角点破长夜孤寂的深层意蕴,将外在动作与内心幽怨巧妙结合。全诗语言婉约含蓄,善用暗示手法,在二十字间构建出丰富的叙事层次,既延续了南朝宫体诗的绮丽风格,又避免了过度香艳,展现了南朝小诗“情在词外”的审美特质。
《咏欲眠》此诗创作于南朝梁代宫体诗盛行时期。当时文人创作多聚焦闺阁生活,戴皓作为梁代文人群体中的一员,其诗作明显带有宫体诗的特征。诗中“红帕”“回灯”等意象折射出南朝贵族生活的精致化倾向,而“夜永”“不唤”的微妙心理描写,则反映了乱世中人们对情感慰藉的深层渴望。这种将艳情题材与孤独感伤相结合的手法,既是时代风气的产物,也体现了南朝诗歌由单纯描写物色向深入表现心理的演变趋势。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翩翩双燕画堂开,送古迎今几万回。
长向春秋社前后,为谁归去为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