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是南宋女诗人朱淑真(一说易祓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借雪咏怀的诗。雪落之时,正是隐士闭户高卧、渔父披蓑高歌而出之时。作者面对雪压山河的景色,从古人想到自己,流露出岁月不居、年华老去的孤寂与伤感,抒发了深沉绵长的相思之情。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其情之长,其苦之深,浸透于字里行间。
对雪
纷纷瑞雪压山河,特出新奇和郢歌。
乐道幽人方闭户,高歌渔父正披蓑。
自嗟老景光阴速,唯使佳时感怆多。
更念鳏居憔悴客,映书无寐奈愁何。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对雪》此诗当写于朱淑真中年以后。有学者猜测,诗中的“鳏居憔悴客”当是那位早年和朱淑真相爱的男子,此时他们都已经人过中年,那人大概一直郁郁不得志,生活也比较贫困潦倒,以致让朱淑真心里时常挂念。雪夜里,她心中愁意难释,写下了这首诗。一说,南宋状元易祓远在京城任礼部尚书,而其妻萧夫人一直未得偕往同享荣华,竟抛别在家园,空守闺房。《古杭杂记》记载:“易彦祥宁宗朝状元,初以优较为前廊,久不归,其妻作《一剪梅》词寄之。”此诗即为易祓妻家居感怀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大雪铺天盖地,显得特别新鲜奇特,像是与郢都的阳春白雪歌相唱和。
安贫乐道的隐士闭门而居,渔父披着蓑衣高歌回来。
慨叹光阴有限,流年似水,转眼已是人老珠黄的老妇了,美好的景致只能使人倍加伤感。
想念那老而无妻、面容憔悴的可怜人,不能入寐而映雪看书,又怎能把这愁怨消解。
注释
(1)纷纷:众多貌。
(2)瑞雪:应时好雪。以能杀虫保温,多视为丰年的预兆,故称。
(3)和:仿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写诗词。
(4)郢歌:犹言楚歌。
(5)乐道:安贫乐道。
(6)幽人:指东汉人袁安。
(7)渔父:老渔翁。
(8)披蓑:着蓑衣。
(9)老景:犹晚年。
(10)光阴:时间,岁月。
(11)佳时:美好的时光。
(12)感怆:感慨悲伤。
(13)鳏居:谓独身无妻室。
(14)映书:东晋孙康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常映雪读书。
(15)无寐:不能入睡。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朱淑真的诗
相关推荐
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对酒行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对酒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对酒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
逦迤曙云薄,散漫东风来。
青山满春野,微雨洒轻埃。
吏局劳佳士,宾筵得上才。
终朝狎文墨,高兴共徘徊。
对竹思鹤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
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
相思上北阁,徙倚望东家。
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
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
更使增心忆,弥令想狭邪。
无如一路阻,脉脉似云霞。
严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
对雨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
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二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