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馆甥宫里叹才难,当日同朝听百官。
馆甥在宫中感叹人才难得,回想当年和光武帝一同在朝堂上听百官奏事的情景。
光武早知尧舜事,只今那得子陵滩。
如果光武帝早就真正懂得尧舜那样的治国之道,如今哪里还会有子陵滩(这样供严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呢)。
注释
(1)馆甥: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外甥女婿严子陵。
(2)子陵滩: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处,后成为隐士的象征。
馆甥宫里叹才难,当日同朝听百官。
光武早知尧舜事,只今那得子陵滩。
馆甥宫里叹才难,当日同朝听百官。
馆甥在宫中感叹人才难得,回想当年和光武帝一同在朝堂上听百官奏事的情景。
光武早知尧舜事,只今那得子陵滩。
如果光武帝早就真正懂得尧舜那样的治国之道,如今哪里还会有子陵滩(这样供严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呢)。
(1)馆甥: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外甥女婿严子陵。
(2)子陵滩: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处,后成为隐士的象征。
《杂诗七首·其三》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借古讽今,通过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富春江的典故,抒发对当时朝廷用人制度的感慨。前两句写馆甥(指在朝为官者)在宫中感叹人才难得,回忆昔日同朝共事的百官;后两句以光武帝刘秀与隐士严光的典故作对比,暗讽当今朝廷不能像光武那样礼贤下士,致使贤者隐退。全诗语言凝练,用典含蓄,体现了黄庭坚诗作中"点铁成金"的特色。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青菭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沉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