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

〔唐代〕方干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

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

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

入夜后向西方的天空望去,一弯蛾眉月散发着清冷的光。

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潭中的鱼儿因月光惊落了钓钩,云间的雁群也因新月如弓的形态而畏惧退缩。

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

朦胧的月光轻轻贴近珠帘,又微微爬上白色的墙壁。

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最令人喜爱的是每月十五的月圆之夜,那时月中的仙桂定会飘香满轮。

注释

(1)蛾眉:指蛾眉月。

(2)怯:畏惧。

(3)珠箔:珠帘。

(4)怜:爱。

新月拼音版

xīnyuè
tiān西jiànéméilěngguāng
tánjīngdiàoluòyúnyànqiègōngzhāng
yǐnyǐnlínzhūwēiwēishàngfěnqiáng
gèngliánsānxiānguìmǎnlúnfāng

作品简介

《新月》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工笔细描见长,首联“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以“蛾眉”喻新月,奠定全诗清冷基调;颔联“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构思奇巧,通过鱼雁对新月的错觉反应,侧面烘托月影之纤巧凌厉;颈联“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以动态笔触捕捉月光浸染人间的过程,极富空间层次感;尾联转写对满月的期待,在“仙桂满轮”的想象中完成从现实到浪漫的诗意飞跃。全诗炼字精严,比喻新颖,展现晚唐诗歌追求纤微幽深的审美趣向。

创作背景

《新月》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诗坛盛行体物精微的咏物风尚。方干作为江南诗人,对自然物象具有特殊敏感度。诗中“潭鱼惊钓”“云雁怯弓”的联想,既源于月相观察,更暗合晚唐文人如惊弓之鸟的普遍心态——当时党争激烈、藩镇割据,士人常怀忧惧。尾联对圆月的期盼,可视为对清明政治的隐喻式向往。这种将物理、心理与哲理融通的写法,正是晚唐咏物诗“不粘不脱”美学原则的典型体现。

作者介绍

方干(836—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唐代诗人。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以诗闻名。其诗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田园,风格清润小巧,尤工律诗,《题君山》《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等作意境幽远。与贾岛、姚合友善,诗风相近,同属"苦吟派"。卒后门人私谥"玄英先生"。著有《玄英先生集》,虽终身布衣,但诗艺精湛,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对五代诗风有一定影响,《全唐诗》存其诗六卷。方干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新晴山月

〔宋代〕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新凉

〔宋代〕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唐代〕李白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

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

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

海月破圆景,菰蒋生绿池。

昨日北湖梅,初开未满枝。

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

岁物忽如此,我来定几时。

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脁诗。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南北朝〕谢朓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己矣,江上徒离忧。

新秋

〔唐代〕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