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述怀》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一起笔就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气氛,夜深人静,风雨交加,庭院的芭蕉被打得七零八落,唤起了诗人无限的新愁,剪不断,理还乱;三四句化用庄周梦蝶和杯弓蛇影的典故,隐隐约约透露了若喜若惊的心迹;第五六句写诗人以酒浇愁,脸部频生红晕,但无济于事,案上点燃的蜡烛,尽管结了花,但无喜讯可言,表明诗人的愁绪,依然无法排遣;结尾两句,坦言诗人的愁不在思归。全诗用典灵活,写得委婉曲笔。
夜雨述怀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
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
浇肠竹叶频生晕,照眼银釭自结花。
我在故乡非逆旅,不须杜宇唤归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王十朋在县学和江心攻读多年,含辛茹苦,欲通过科举走上为国效忠之路。这是他探讨多年的一条报效国家的道路,也是当时世人报国的必经之路。应试前,王十朋满怀信心和希望,无奈庚申落第,回归左原。
王十朋首次体味到落第失意的痛苦,回家不久,即生了一场病。恰逢此时,金人破坏和议,又举兵南侵,高宗和秦松决意乞和,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国事日非,王十朋很是苦闷。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愁思如麻,写了《夜雨述怀》诗,记述了他当时的不快心境。
翻译注释
翻译
深夜窗外的风雨,正摧撼着院子里的芭蕉;这声音萧萧瑟瑟,唤起了心中纷乱的新愁。
梦醒了,自己还在疑心此身已经化成蝴蝶;病是刚刚好转的,这才悟到先前怀疑的影子并非是蛇影。
借酒梦愁,酒还未入愁肠,脸上已经频频泛起了酒晕;坐对荧荧照眼的灯光,只好任灯芯上结上了灯花。
我此时身在故乡,并非旅居在外;不需要杜鹃悲啼唤我归去。
注释
(1)庭芭:种在庭院里的芭蕉。
(2)梦觉:梦醒。
(3)身似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蝶也。”因庄周有梦中化蝶之事,后来人们称梦境为“蝶梦”。
(4)影非蛇:用“杯弓蛇影”故事。汉应劭《风俗通·神怪》:“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遂感腹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经友人告知是壁上赤弩照影于杯,其形如蛇,始感释然而病亦愈。”
(5)竹叶:酒名,又称竹叶青。
(6)银釭:银灯。
(7)逆旅:旅社。
(8)杜宇:即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国国王望帝杜宇死后的化身,因其啼声若“不如归去”,故称。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十朋的诗
相关推荐
夜发石关亭
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
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坐吟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
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夜过鉴湖
推蓬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夜夜曲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夜泊润州江口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瞻风无渡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
夜笛词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