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苔枝缀玉

〔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作品简介

《疏影·苔枝缀玉》此词与《暗香·旧时月色》是咏梅的姊妹篇,表现梅的高洁、幽独,并借此咏叹作者自己的身世。上阕先绘出梅花不同凡俗的形貌,又表现其孤芳自赏的清姿和高洁情怀,再化用杜甫、王建诗意,把远嫁异域不能生还汉邦的王昭君故事神话化,将眷恋故国的昭君之魂和寒梅的幽独之魂合而为一,带有极深的悲剧意味,境界又极凄美;下阕则眼前梅花盛开推想其飘落之时,用寿阳公主及陈阿娇典故,寓无限怜香惜玉之意,又借笛里梅花哀怨的乐曲,加深怅惋的感情,末二句想到梅花凋尽,唯馀空枝幻影映上小窗,语意沉痛。

创作背景

《疏影·苔枝缀玉》这首词创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与词人《长亭怨慢·渐吹尽》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他在石湖住了一个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深蕴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不幸。

翻译注释

翻译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只听到了玉笛所奏的梅花飘落之哀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注释

(1)苔枝缀玉: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注》:“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缀满枝头。

(2)翠禽:翠鸟。

(3)客里:离乡在外期间。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白石是江西人,当时住苏州。

(4)黄昏: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楚辞·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5)蛾绿:蛾,形容眉毛的细长;绿,眉毛的青绿颜色。

(6)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刘彻幼时曾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7)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

(8)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此曲是古代流行的乐曲,听了使人悲伤。唐皮日休《夜会问答》说听《梅花落》曲“三奏未终头已白”,可见一斑。故曰“玉龙哀曲”。

(9)恁时:那时候。南唐冯延巳《忆江南》词:“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10)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全文拼音版

shūyǐng··táizhīzhuì
táizhīzhuìyǒucuìqínxiǎoxiǎozhīshàngtóng宿xiāngféngjiǎohuánghūnyánxiūzhúzhāojūnguànshāyuǎndànànjiāngnánjiāngběixiǎngpèihuányuèguīláihuàzuòhuāyōu
yóushēngōngjiùshìrénzhèngshuìfēijìné绿shìchūnfēngguǎnyíngyíngzǎoānpáijīnháijiàopiànsuíyòuquèyuànlóngāiděngnènshízhòngyōuxiāngxiǎochuānghéng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其词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的诗

相关推荐

疏影·回廊数曲

〔近代〕汪东

回廊数曲。倩琉璃瓦掩,桐枝交擢。叶展轻阴,招得凉风,琴丝暗里相触。朋簪北海杯常满,更坐拥、佳人如玉。惜旧游、踏地歌声,乱入草堂图幅。

挥麈谈谐未已,晚钟荡漾处,知近灵谷。不许尘侵,帘底幽香,苒苒开残黄菊。携筇欲去还留恋,恨不并、卢鸿芳躅。待后期、春日舒时,隐约半庭新绿。

疏影·咏落照遥和钱舍人

〔清代〕曹贞吉

斜阳欲下。学西流弱水,如电倾泻。

未免多情,弄影苍然,回光更恋亭榭。

明霞几缕霜天赤,掩映作、江山图画。

最撩人、乌桕丹枫,常是借他声价。

依约黄昏近矣,齐飞并孤鹜,秋色潇洒。

莫向楼头,赚得愁人,一地迷离生怕。

平芜衰草凄凉处,有多少、暮云归马。

倩开元、小李将军,海岸断红描写。

绿意·绿梅用玉田韵

〔清代〕吴茝

玉苔比洁。正净无可唾,纤尘俱绝。

渡了烟江,涤向冰壶,不与春心争热。

幽姿别染眉螺浅,好画取、雪蕉同说。

峭一枝、占断东风,细字陇头书叠。

犹忆江南讯早,嫩寒倚翠竹,衫袖轻摺。

梦冷扬州,吟绕西湖,怎见小窗飞雪。

苍苔幺凤迷无影,算一种、暗香堪折。

待晚来、木末遥窥,犹似旧时明月。

疏影·再题蕃锦集

〔清代〕沈皞日

丹霞惜别。寄蛮烟障雨,画图一阕。

枫影秋江,梅影春江。尽入离愁时节。

最高楼处歌金缕,将凤纸、吹花题叶。

记罗浮、道士相逢,句里斜阳曾说。

自许玉田差近,向碧城梦里,飞下清绝。

七孔神针,缝六铢衣,襻带多安无缺。

笔床垂老心情在,好付与、满庭香雪。

倩虫虫、宛转红牙,不数晓风残月。

疏影·童二树先生墨梅

〔清代〕周星誉

云皴月洒。乍墨花、孕出春影都亚。

缟袂青裙,一搦东风,盈盈玉骨堪把。

鬓鸦憔悴胡沙远,肠断,宫人初嫁。

却似侬、入洛缁尘,空使素衣侵惹。

坐忆西园俊侣,怅饮社散后,遗事难话。

重展冰华,卷里诗魂,应共寒香飞下。

萧斋残雪毡垆侧,且细对、画◆吟写。

蓦冷红捎破芦帘,墙角野梅开也。

疏影·题陈同叔绿梅花下填词图

〔近代〕夏孙桐

垂垂冻碧。对翠尊酒冷,香堕吟席。

石火光阴,花谢花开,何郎自恋江国。

看花白发人还在,懒谱入、东风瑶笛。

只绮窗、一树多情,伴得旧时词客。

坛坫今推祭酒,梦痕认画里,襟调清逸。

月淡黄昏,鹤瘦苔枯,我共心耽幽寂。

空山福分原非易,恨却污、春明尘色。

待那时、翠翼啁啾,更卜岁寒消息。

疏影·梅影,和陶凫香

〔清代〕戴延介

琼枝悄舞,漏冷云数点,明灭庭宇。

雪压香销,月暗魂迷,香瘦都无寻处。

似怜翠袖单寒甚,看扶起、盈盈窗户。

想梦飞、不碍横斜,竹外水边来去。

记得西湖前度,玉容圆镜里,浅画眉妩。

准约重游,又是黄昏,愁听一声翠羽。

几番酒醒参横夜,便疑到、苔痕如许。

待他时、吹笛江南,满地碎烟零雨。

疏影·前题

〔清代〕易顺鼎

瑶华寄语。正碧山唤起,仙梦如雾。

剪碎秋心,寸感难销,微熏冷麝悽苦。

金风翠雨全身湿,浑不见、花魂来处。

待问他、小谪根由,头白广寒宫女。

惆怅蛛丝藓砌,嫩凉过几日,霜讯飘羽。

一角蟾天,似有低鬟,悄倚县香幽树。

残烟剩水年芳在,算错向、影娥池住。

自甚时、都没行踪,付与暗尘为主。

疏影·再提前墨依韵拟石帚

〔近代〕姚华

人间片玉。恨佩环已渺,云去难宿。

一朵疏红,如有还无,枝枝怨写斑竹。

东风问讯罗浮冷,望翠凤、灵旗天北。

更待将、月意昏黄,向夕短檠摇独。

回顾当时旧课,喜神夜按谱,红里描绿。

十度京尘,两载春灯,称汝绸缪林屋。

年来怪底如花瘦,便楚调、落梅闻曲。

怕展图、痛折中郎,老眼泪痕盈幅。

绿意·绿牡丹

〔清代〕戴延介

宝鬟翠溜,借碧云几片,叶底吹绉。

衣染螺肥,鬓映蝉疏,不数洛阳妆旧。

分明未醒蘼芜梦,又却似、朝酣渌酒。

倘悄凭、亭北栏干,错认九疑仙否。

底用焉支多买,石家珠有价,国色无偶。

娇倩风扶,艳欲烟迷,做弄莺僝燕僽。

碧罗天上词仙见,定三叠、清平吟又。

恰销魂、看到成阴,早是一庭红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