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海棠为什么突然凋零了?如今它又为什么繁盛开花呢?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应该是因为母亲增添了长寿的福气,随着冬至后阳气回转,它竟然比梅花还先绽放了。
注释
(1)隤:通“颓”
(2)底:何。
(3)北堂:母亲的代称,已见于小说前面薛宝钗给林黛玉的诗。
(4)寿考:长寿,“考”是老的意思
(5)一阳旋复:冬至阴极阳回。
(6)占先梅:说海棠比梅花抢先了一步开。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海棠为什么突然凋零了?如今它又为什么繁盛开花呢?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应该是因为母亲增添了长寿的福气,随着冬至后阳气回转,它竟然比梅花还先绽放了。
(1)隤:通“颓”
(2)底:何。
(3)北堂:母亲的代称,已见于小说前面薛宝钗给林黛玉的诗。
(4)寿考:长寿,“考”是老的意思
(5)一阳旋复:冬至阴极阳回。
(6)占先梅:说海棠比梅花抢先了一步开。
《赏海棠花妖诗》是清代文学家高鹗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海棠花的反常开放为切入点,通过设问自答的形式,赋予海棠花妖异而吉祥的寓意。首二句“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以惊奇口吻发问,点出海棠在冬日突然繁花盛开的异象;后两句“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则巧妙作答,将自然现象解释为预兆母亲长寿、阳气回复的吉兆。全诗想象奇特,语言通俗而意蕴祥瑞,体现了作者将自然观察与人文祝愿相融合的创作特点。
《赏海棠花妖诗》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当为高鹗晚年作品。从诗题及内容推测,应作于冬季某日,作者目睹本应凋残的海棠反季节盛开,视为祥瑞之兆,遂借物抒怀,借“北堂增寿”之典(北堂代指母亲)表达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一阳旋复”既指冬至后阳气初生,也暗含家运回转的期盼。高鹗晚年历经世事,此类咏物诗常寄托其对家庭安宁、人伦亲情的珍视。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谩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烟渚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
玉杯浅酌巡初匝,金管徐吹曲未终。
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
避旗飞鹭翩翻白,惊鼓跳鱼拔剌红。
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
书为故事留湖上,吟作新诗寄浙东。
军府威容从道盛,江山气色定知同。
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冬夜沉沉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
霜入幕,风度林;寒灯灭,朱颜寻。
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夜玉含星动,晨毡映雪开。
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
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
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
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
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
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