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神女庙

〔唐代〕刘禹锡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作品简介

《巫山神女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实景,颔联颈联写虚景,出于作者想象,写神女的姿态,奇幻动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尾联斥神话传说之诞妄,而语意微婉,使人自悟,表现了刘诗含蓄,特别是议论不着痕迹的特色。此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瑰丽,意境优美;语言轻灵,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巫山神女庙》这首诗写于刘禹锡被贬谪夔州期间。刘禹锡曾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任夔州刺史,至长庆四年(824年)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夔州生活了三年。刘禹锡曾过三峡游神女庙,写下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巫山十二峰郁郁苍苍,那一片巨石的神女峰,多么像亭亭玉立的女郎。

晨雾散开,如卷起帷幔;山花凋谢,似神女卸装。

繁星漫天的夜空,能听到神女的佩环摇响;雨歇云收之后,似闻到她身上的奇香。

九天上的仙女呀,你到底为了什么?为什么到人间来与楚襄王共枕同床?

注释

(1)巫山十二:指巫山的12座山峰。巫山:相传山形像“巫”而得名。长江川流其中,称为巫峡。山上神女峰下有神女庙。

(2)女郎:指神女峰。

(3)乍:散开。

(4)谢:凋落。

(5)佩:古人衣带上的玉佩,行走时碰撞声音清脆故称“清佩”。

(6)云雨:宋玉《高唐赋》说楚襄王梦与女神相会,临别时,女神说她“旦为行云,暮为行雨”。诗中指女神的行踪。

(7)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层,九天是最高层。

(8)就:靠近。

全文拼音版

shānshénmiào
shānshíèrcāngcāngpiànshítíngtínghàoláng
xiǎozhàkāijuǎnmànshānhuāxièshìcánzhuāng
xīnghǎowénqīngpèiyúnguīshídàixiāng
shìshénxiānjiǔtiānshàngrénjiānláijiùchǔxiāngwáng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巫峡

〔唐代〕杨炯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巫山高

〔两汉〕汉乐府

巫山高,高以大。

淮水深,难以逝。

我欲东归,害梁不为?

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

临水远望,泣下沾衣。

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巫山曲

〔唐代〕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巫山高

〔南北朝〕王融

想像巫山高,薄暮阳台曲。

烟霞乍舒卷,猿鸟时断续。

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瞩。

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

巫山一段云五首

〔宋代〕柳永

【其一】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其二】

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上清真籍总群仙。朝拜五云间。

昨夜紫微诏下。急唤天书使者。令赍瑶检降彤霞,重到汉皇家。

【其三】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其四】

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人间三度见河清。一番碧桃成。

金母忍将轻摘。留宴鳌峰真客。红狵闲卧吠斜阳。方朔敢偷尝。

【其五】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羽轮飙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醺酣争撼白榆花。踏碎九光霞。

巫山高

〔唐代〕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颸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