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黯南墅赏牡丹》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诗人以虚写称妙,此诗首二句叙写诗人偶遇牡丹之喜,末二句叹赏其色泽之佳。全诗写赏牡丹却未对牡丹进行直接具体的描写,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来表现牡丹独具特色的美,包涵了更广更深的美学意义。
思黯南墅赏牡丹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开成二年(837年)五月辛未,适逢牛僧孺为东都留守,在洛阳南郭建造别墅,并把任淮南时的嘉木怪石,置之阶廷,庭中种植大量牡丹,彼时,牛僧孺常邀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于庭中吟诗唱和赏牡丹。此诗即为刘禹锡此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有如此倾国倾城的好颜色,上天应该让你晚点开放与诸花争艳。
注释
(1)思黯:牛僧孺之字。贞元年间进士。文宗时,曾任东都留守等职。
(2)南墅:牛僧孺为东都留守时,于洛阳南郭归仁里,经营一座别墅。刘禹锡在诗《和思黯忆南庄见示》中说“丞相新家伊水头”,丞相新家即指牛僧孺的南墅。
(3)人间世:即人世间,人间当世。
(4)合:应该。
(5)增城:古代神话中的地名,典出《淮南子·地形》:“据昆仑虚(墟)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传说昆仑山上有增城九重,西王母所居。此处此喻牡丹花的重瓣,花瓣层层叠叠如同九重的增城。
(6)阿姥:指西王母,古代神话中人名。姓杨,或云姓侯,名回,一名婉衿。居于昆仑山。《竹书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
(7)倾城:典出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里以美人倾城的美貌来比喻牡丹花色的艳美。
(8)晚发:晚开。牡丹花在暮春开放。
(9)赛:胜过。
(10)诸花:他花。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思佳客·癸卯除夜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
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思帝乡·如何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晶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思边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
梦里瞢腾说梦华,莺莺燕燕已天涯。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思归
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
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
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
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
思越人·翠屏欹
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双带绣窠盘锦荐,泪侵花暗香消。
珊瑚枕腻鸦鬟乱,玉纤慵整云散。苦是适来新梦见,离肠怎不千断?
思佳客·帕上新题闲旧题
帕上新题闲旧题。苦无佳句比红儿。生怜桃萼初开日,那信杨花有定时。
人悄悄,昼迟迟。殷勤好梦托蛛丝。绣帏金鸭薰香坐,说与春寒总未知。
思越人·古台平
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
绮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惆怅遥天横绿水,鸳鸯对对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