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是中唐悼亡诗的巅峰之作,以极致比喻抒写至情。前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化用《孟子》《高唐赋》典故,构建不可超越的情感高度;后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揭示忠贞缘由。全诗比喻奇警而情感深挚,将丧妻之痛升华为永恒的精神眷恋,展现了元稹"深情浅貌"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爱情诗中最富哲理的绝唱。
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元稹31岁为亡妻韦丛守丧期间。韦氏出身高门却甘守清贫,诗人以"沧海""巫山"之喻,既追忆夫妻情深,又暗含对妻子品格的敬重。作品诞生于中唐社会转型期,其"修道"与"怀人"的双重表白,反映了文人面对情感创伤时儒道互补的精神自救,开创了以哲理思辨处理私人情感的诗歌新境。
翻译注释
翻译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注释
(1)曾经沧海难为水:此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
(2)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
(3)取次:随便,草率地。
(4)缘:因为,为了。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元稹的诗
相关推荐
离思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离骚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离思五首·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离思五首·其五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离思五首·其三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
离骚(高中课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一
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