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此词上片以轻快的笔调写青年男女暖日游春的快乐与浪漫,下片笔锋一转,以沉重之笔写京城繁华纷扰及人生易老之叹。全词语言晓畅,上下两片对比鲜明,表达了词人对这种刻板而不自由的、上朝听命的官僚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城外自由生活的向往。
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此词为词人感慨人生之作。据词意,可能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十一月至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三月词人在朝任参知政事期间。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儿绽放了。踏青的青年带着姑娘春游赏花,而姑娘的美丽堪与花争艳。其实花儿美,人儿也美,只是“花不能言”。金壶斟酒,畅饮开怀,享受着人生的快乐。
京城虽然车水马龙,往来客商,纷纷扰扰,但行人不要羡慕京城此般繁华热闹。禁城传来击鼓报时的钟声和铜壶滴漏声,这“催”着日出日落,但京城的人们会先衰老的。
注释
(1)暖日迟迟:指春天天气渐暖,白天渐长。迟迟:舒缓的样子。
(2)袅袅:纤长柔弱。
(3)将:带领。
(4)红粉:女性化妆用的脂粉,此代指美女。
(5)争:争胜。
(6)九门:指都城的城门,古制,天子所居之所有九门。此处用九门代指京城。
(7)扰扰:纷乱的样子。
(8)长安道:此处代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街道。
(9)丹禁:帝王所居的宫禁,用红色涂墙,故称丹禁。
(10)衢鼓:即街上的更鼓,唐宋时悬于街头,每天有人按时击鼓报时,以戒出入,防盗贼。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七月新秋风露早
七月新秋风露早,渚莲尚拆庭梧老。是处瓜华时节好。金尊倒,人间彩缕争祈巧。
万叶敲声凉乍到,百虫啼晚烟如扫。箭漏初长天杳杳。人语悄,那甚夜雨催清晓。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更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渔家傲·送张元康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渔家傲·与赵康靖公
四纪才名天下重。三朝构厦为梁栋。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宠。归来白首笙歌拥。
顾我薄才无可用。君恩近许归田垅。今日一觞难得共。聊对捧。官奴为我高歌送。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渔家傲·别恨长长欢计短
别恨长长欢计短,疏钟促漏真堪怨,此会此情都未半。星初转,鸾琴凤乐匆匆卷。
河鼓无言西北盼,香娥有恨东南远,脉脉横波珠泪满。归心乱,离肠便逐星桥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