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梅州送春时得辇下故人三月几望书

〔清代〕朱祖谋

近黄昏、悄无风雨,蛮春安稳归了。悤悤染柳熏桃过,赢得锦笺悽调。休重恼。问百五韶光,酝造愁多少。新颦旧笑。有拆绣池台,迷林莺燕,装缀半残稿。

流波语,飘送红英最好。西园沈恨先扫。天涯别有凭阑意,除是杜鹃能道归太早。何不待倚帘,人共东风老。消凝满抱。恁秉烛呼尊,绿成阴矣,谁与玉山倒。

翻译注释

翻译

接近黄昏时四处静悄悄的没有风雨,南疆的春天就这样安稳地过去了。春风匆匆吹过,染绿了柳树,熏红了桃花,如今却只剩下精美的笺纸上凄清的送春词调了。不要再烦恼了,试问那寒食的春光,酿造了多少惜春的愁绪呀?新近送春的愁眉与旧日迎春的欢笑形成强烈的对照。尚留有撤去锦绣风光的池台,在风光已改的林中迷路的莺燕,正可以点缀这半已残缺的书稿。

流淌的水波如泣如诉,用来飘送落花最合适了。先扫尽西园里那些一去不返的落花所倾注的刻骨怨恨吧。还有那些凭阑远眺时所产生的种种悲愁意绪,也唯有春末啼血的杜鹃才能倾诉。回去得太早了,为什么不等待倚帘赏春光的人同这春日东风一起老去呢?满怀都是凝神销魂的悲情。任凭怎样持烛呼酒,终究都要面对繁花落尽,绿叶成荫的现实,有谁能与我同醉同倾呢?

注释

(1)蛮春:南方的春天。旧时南方边地称南蛮。

(2)染柳熏桃:指春风染绿了柳树,熏红了桃花。

(3)锦笺悽调:用高明《寄月彦明省郎》“词客锦笺题水调诗意。锦笺,精美的笺纸。凄调,凄凉的词调。

(4)百五: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

(5)韶光:春光。

(6)拆绣:拆下锦绣,形容群芳凋零,美景不再。

(7)迷林:因林中旧景改变而迷路。

(8)残稿:残缺不全的文稿。

(9)流波语:形容水波流淌的声音如同语音。

(10)西园沉恨先扫:化用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词。

(11)倚帘人:指时常倚帘赏春光的人。

(12)秉烛呼尊:持烛照明,呼酒浇愁。尊,酒樽。

(13)绿成阴:绿叶成是夏季来临、花落结子的标志。

(14)玉山:对人身体的美称。《晋书·裴楷传》称裴楷风神高迈俊赏,宛如玉山,光彩照人。

全文拼音版

zi··méizhōusòngchūnshíniǎnxiàrénsānyuèwàngshū
jìnhuánghūnqiāofēngmánchūnānwěnguīlecōngcōngrǎnliǔxūntáoguòyíngjǐnjiāndiàoxiūzhòngnǎowènbǎisháoguāngyùnzàochóuduōshǎoxīnpínjiùxiàoyǒuchāixiùchítáilínyīngyànzhuāngzhuìbàncán稿gǎo
liúpiāosònghóngyīngzuìhǎo西yuánshěnhènxiānsǎotiānbiéyǒupínglánchúshìjuānnéngdàoguītàizǎodàiliánréngòngdōngfēnglǎoxiāoníngmǎnbàonènbǐngzhúzūn绿chéngyīnshuíshāndào

作者介绍

朱祖谋(1857—1931),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清末四大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朱祖谋的诗

相关推荐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赴彭州山行之作

〔唐代〕高适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拂玩芳菲?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魏晋〕陶渊明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黾勉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