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柏舟

〔先秦〕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圆睁双眼难入睡,深深忧愁在心头。不是想喝没好酒,姑且散心去邀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并非青铜镜,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难依凭。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忧愁重重难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恶。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越。

注释

(1)邶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邶,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汤阴南。

(2)柏舟:柏木做的独木舟。

(3)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4)亦:语首助词。

(5)流:中流,水中间。

(6)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7)隐忧:深忧。隐:痛。

(8)微:非,不是。

(9)敖:同“遨”,与“游”同义。

(10)匪:非。

(11)鉴:铜镜。

(12)茹:猜想。

(13)据:依靠。

(14)薄言:语助词。

(15)愬:同“诉”,告诉,诉说。

(16)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的样子。

(17)选:算,筹算,算计,引申为因计较得失而改变准则;一说屈挠退让。

(18)悄悄:忧愁貌。

(19)愠:恼怒,怨恨。

(20)群小:成群的小人,指众妾。

(21)觏:同“遘”,遭逢,遭受。

(22)闵:痛,指患难。

(23)静言:静静地。言,而,结构助词。

(24)寤:交互;一说通“啎”,逆,相逢的意思。

(25)辟:通“擗”,捶胸。

(26)摽:捶,打。

(27)日居月诸:《诗经》常以日月比喻夫妻关系。居、诸,语助词。

(28)胡:何。

(29)迭:更动。

(30)微:亏缺,隐微无光,指日蚀、月蚀。

(31)澣:同“浣”,洗涤。

(32)奋飞:振翅高飞,有摆脱烦恼的意思。

邶风·柏舟拼音版

bèifēng··bǎizhōu
fànbǎizhōufànliúgěnggěngmèiyǒuyǐnyōuwēijiǔáoyóu
xīnfěijiànyǒuxiōngyánwǎngféngzhī
xīnfěishízhuǎnxīnfěijuǎnwēidàidàixuǎn
yōuxīnqiǎoqiǎoyùnqúnxiǎogòumǐnduōshòushǎojìngyánzhīyǒubiào
yuèzhūdiéérwēixīnzhīyōufěihuànjìngyánzhīnéngfènfēi

作品简介

《邶风·柏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五章,每章六句。此诗以「隐忧」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作者的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倾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忧愤。全诗直诉胸臆,径陈感受,风格质朴,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善用比喻,而富于变化,另外其语言亦复凝重而委婉,激亢而幽抑,侃侃申诉,娓娓动听,在《诗经》中别具一格。

创作背景

《邶风·柏舟》此诗的作者和背景,历来争论颇多,迄今尚无定论。简略言之,汉代时不仅今古文有争议,而且今文三家也有不同意见。《鲁诗》主张此诗为“卫宣夫人”之作,说:“贞女不二心以数变,故有匪石之诗。”(刘向《列女传·贞顺》),《韩诗》亦同《鲁诗》说(见宋王应麟《诗考》)。《毛诗序》说:“《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这是以此诗为男子不遇于君而作,为古今文家言。今文三家,《齐诗》之说,与《诗序》同。

自东汉郑玄笺《毛诗》以后,学者多信从《毛诗》说,及至南宋,朱熹大反《诗序》,作《诗序辩说》,又作《诗集传》,力主《柏舟》为妇人之诗,形成汉、宋学之争论。元、明以降,朱熹《诗集传》列为科举功名,影响颇大,学者又多信朱说,但持怀疑态度的亦复不少,明何楷、清陈启源、姚际恒、方玉润等皆有驳议,争论不休,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今人之《诗经》选注本、译注本各有所本,或主男著,或主女作。高亨《诗经今注》、陈子展《诗经直解》均以为男子作,而袁梅《诗经译注》、程俊英《诗经译注》又皆以为女子作。

《邶风·柏舟》这些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是两派:一派认为作者是男性仁臣,另一派认为作者是女子。现代学者多认为是女子所作。

相关诗文

邶风·凯风

〔先秦〕诗经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邶风·静女

〔先秦〕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匏有苦叶

〔先秦〕诗经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邶风·雄雉

〔先秦〕诗经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邶风·绿衣

〔先秦〕诗经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邶风·旄丘

〔先秦〕诗经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邶风·日月

〔先秦〕诗经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邶风·泉水

〔先秦〕诗经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邶风·终风

〔先秦〕诗经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邶风·新台

〔先秦〕诗经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