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麴尘裙与草争绿,象鼻筩胜琼作杯。
姑娘们鹅黄的裙子和春草争比嫩绿,后生的竹酒筒胜过美玉杯。
可惜小舟横两桨,无人催送莫愁来。
可惜小船白白地横着两只桨,没有人急催着把莫愁姑娘送回。
注释
(1)麴尘裙:黄绿色裙子。麴尘,酒曲上泛的浮沫,色嫩黄,后用指新柳的颜色。麴,同“曲”,酒曲。《周礼·内司服》有“麴衣”,郑玄注日:“麴衣,黄桑服也,色如麴尘,象桑叶始生。”所以这里使用了麴尘裙与草争绿的意象。
(2)象鼻筩:用毛竹筒制做的酒具,粗直如象鼻,故称。琼:赤玉,亦泛指美玉。筩:竹筒。
麴尘裙与草争绿,象鼻筩胜琼作杯。
可惜小舟横两桨,无人催送莫愁来。
麴尘裙与草争绿,象鼻筩胜琼作杯。
姑娘们鹅黄的裙子和春草争比嫩绿,后生的竹酒筒胜过美玉杯。
可惜小舟横两桨,无人催送莫愁来。
可惜小船白白地横着两只桨,没有人急催着把莫愁姑娘送回。
(1)麴尘裙:黄绿色裙子。麴尘,酒曲上泛的浮沫,色嫩黄,后用指新柳的颜色。麴,同“曲”,酒曲。《周礼·内司服》有“麴衣”,郑玄注日:“麴衣,黄桑服也,色如麴尘,象桑叶始生。”所以这里使用了麴尘裙与草争绿的意象。
(2)象鼻筩:用毛竹筒制做的酒具,粗直如象鼻,故称。琼:赤玉,亦泛指美玉。筩:竹筒。
《夏日游南湖》是宋代谢薖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别开生面的记游小诗。诗人生活过得十分清苦,却自得其乐,在良辰美景的享受中,又忽发浪漫的遐想,希望有“艇子”送来“莫愁女”,听一曲清音。全诗在语言上很有江西诗派的瘦硬特色,遣词设譬尚不落俗套,代表了作者诗作清新自然的一面。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
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
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
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
清池不受暑,幽讨起予病。
长安车辙边,有此荷万柄。
是身惟可懒,共寄无尽兴。
鱼游水底凉,鸟语林间静。
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清风不负客,意重百金赠。
聊将两鬓蓬,起照千丈镜。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梁王今何许?柳色几衰盛。
人生行乐耳,诗律已其剩。
邂逅一樽酒,它年五君咏。
重期踏月来,夜半啸烟艇。
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苏州大雪。百姓皇骇,共祷诸大王之庙。大王忽附人而言曰:“如今称老爷者,皆增一大字;其以我神为小,消不得一大字耶?”众悚然,齐呼“大老爷”,雪立止。由此观之,神亦喜谄,宜乎治下部者之得车多矣。
异史氏曰:“世风之变也,下者益谄,上者益骄。即康熙四十余年中,称谓之不古,甚可笑也。举人称爷,二十年始;进士称老爷,三十年始;司、院称大老爷,二十五年始。昔者大令谒中丞,亦不过老大人而止;今则此称久废矣。即有君子,亦素诌媚行乎谄媚,莫敢有异词也。若缙绅之妻呼太太,裁数年耳。昔惟缙绅之母,始有此称;以妻而得此称者,惟淫史中有乔林耳,他未之见也。唐时,上欲加张说大学士。说辞曰:‘学士从无大名,臣不敢称。’今之大,谁大之?初由于小人之谄,而因得贵倨者之悦,居之不疑,而纷纷者遂遍天下矣。窃意数年以后,称爷者必进而老,称老爷者必进而大,但不知大上造何尊称?匪夷所思已!”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余,禾皆冻死,惜乎其未知媚大王之术也。悲夫!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