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作品简介

《琴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音乐为主题,描绘了一场月夜琴宴的艺术盛景。诗中"月照城头"、"霜凄万木"的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的听琴氛围;"一声已动物皆静"的夸张表现,凸显琴音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星欲稀"的意象暗示曲终人散的不舍之情。全诗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融为一体,展现了唐代音乐艺术的高度成就,也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琴歌》此诗作于李颀任新乡尉期间(约735年前后)。唐代士大夫盛行琴酒之会,广陵客指善弹《广陵散》的琴师。诗中《渌水》《楚妃》皆为古琴名曲,前者清雅,后者哀怨。李颀通过这场琴宴的描写,既表现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借"清淮奉使"的宦途自述,流露了"云山"归隐之志,反映了盛唐文人既热衷仕进又向往林泉的矛盾心态。

翻译注释

翻译

主人摆酒今晚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助兴酒宴。

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

炉火暖融融华烛添光辉,艺人先弹《渌水》后奏《楚妃》。

他的琴声一响万物寂静,四座无言屏气凝神倾听。

奉命去远离乡关清淮,敬告大家我要归隐云山。

注释

(1)琴歌:听琴有感而歌。

(2)主人:东道主。

(3)广陵客:广陵在今江苏扬州,唐淮南道治所。

(4)乌:乌鸦。

(5)半飞:分飞。

(6)霜凄万树:一作「霜凄万木」:夜霜使树林带有凄意。

(7)铜炉:铜制熏香炉。

(8)华烛:饰有文采的蜡烛。

(9)渌水后楚妃:渌水、楚妃:都是古琴曲。渌,清澈。

(10)星欲稀:后夜近明时分。

(11)清淮:淮水。时李颀即将赴任新乡尉,新乡临近淮水,故称清淮。

(12)奉使:奉使命。

(13)敢告:敬告。

(14)云山:代指归隐。

全文拼音版

qín
zhǔrényǒujiǔhuānjīnqǐngzòumíngqín广guǎnglíng
yuèzhàochéngtóubànfēishuāngwànshùfēng
tónghuázhúzhúzēnghuīchūdànshuǐhòuchǔfēi
shēngdòngjiējìngzuòyánxīng
qīnghuáifèng使shǐqiāngǎngàoyúnshāncóngshǐ

作者介绍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雅安)人。开元二十二年(735)中进士,任新乡县尉。由于久未迁升,就辞官归隐。李颀任侠好道术。其诗内容和体裁都很广泛,尤以边塞诗著称。风格秀丽而雄浑,也不乏激昂慷慨之音。其七言歌行及律诗尤为后世推崇。著作有《李颀诗集》。

李颀的诗

相关推荐

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琴台

〔唐代〕杜甫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唐代〕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琴歌二首·其一

〔两汉〕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此方,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冈

〔宋代〕贺铸

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便莫惜离觞频卷白。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

琴茶

〔唐代〕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