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一》此诗为黄庭坚《呻吟斋睡起五首》组诗之首篇,展现诗人闲居生活的清雅意趣。全诗以"棐几""博山"等文人雅物起笔,通过"兰芽""柳色"的自然意象,勾勒出恬淡的隐居图景。颈联"巷僻""官闲"直抒闲适之态,尾联"江南梦""听鸣桹"更添超然物外之致。诗中"客土"二字暗含身世飘零之感,在闲适表象下隐见诗人被贬后的复杂心境,体现了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诗学境界。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一
棐几坐清昼,博山凝妙香。
兰芽依客土,柳色过邻墙。
巷僻过从少,官闲气味长。
江南一枕梦,高卧听鸣桹。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熙宁五年(1072),黄庭坚来到当时称为“北京”的河北大名府任国子监教授,在此之前还参加过选拔学官的考试。从职掌“簿领"到设帐“学省”,他的生活环境起了一个大变化。《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诞生于作者从地方官转任学官的职业变迁期,是反映对这种新环境的感受的一组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在枣木书案前静坐度过清朗的白昼,博山炉中凝结着袅袅幽香。
兰草的新芽依附着异乡的土壤生长,邻家墙外柳树的翠色映入眼帘。
小巷偏僻,少有客人来访;官职清闲,安适的心境悠长。
恍惚间仿佛置身江南,在一枕清梦中,我高卧榻上,静静听着远处摇橹的声响。
注释
(1)棐几:香榧木作的几案。据《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有书于棐几的故事。
(2)博山:博山炉,即香炉,古代器物上雕绘着重叠山形的装饰,称为博山。
(3)桹:渔父结在船舷敲击以使鱼入网的长棒。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五
墙下蓬蒿地,儿童课剪除。
蔓莴随分种,杞菊未须锄。
河水传烽火,交州报捷书。
无能落闲处,惭愧饱春蔬。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二
学省非簿领,卧痾常闭关。
雨馀楼阁静,风晚鸟乌还。
赏逐四时改,心安一味闲。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四
已把社公酒,春寒那得严。
厌听鸿啄雪,喜有燕穿帘。
璞玉深藏器,囊锥立见尖。
儿时爱谈道,今日口如钳。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三
疏食吾犹饱,曲肱哦古今。
酒倾因好事,弦绝为知音。
妒檗长春木,争巢喧暮禽。
长怀阮校尉,北望首阳岑。
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