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仲隆快目楼壁》是南宋诗人刘仙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说快目楼之高,和登楼以后所产生的心胸开阔、豪气充溢的感觉;颔联由“百尺楼”生出,极具想像力;颈联与“眼高四海”相承,境界深远,然而有迷茫苍凉之感;尾联由视线触及淮山,引出沦陷的中原,与上联相应,同时回抱首联。全诗含有爱国的情意,外豪放而内实深沉。
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只愁笑语惊阊阖,不管栏杆犯斗牛。
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
面前不着淮山碍,望到中原天尽头。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题张仲隆快目楼壁》此诗当作于顺昌被刘锜收复(1140年)之后,而又于宋金和议(1164年)以淮河为界割让出去之前。隆兴二年(1164年)的和议,把淮河以北的广阔土地拱手奉送给了金人,从此中原被淮河隔绝,视之虽近,却难以跨越一步。诗人盼望恢复中原,有感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这是天上玉皇大帝的高楼,登上它眺望天下,顿使人壮气横胸、眼界高远。
游人谈笑风生,只怕惊动天宫,却不管高耸的栏杆直插云端。
远远望去,天水相接,一叶钓舟起伏沉浮、若隐若现;万里秋风,透过貂裘,浸人肌骨,使人心寒。
假如不是横耳的淮南山脉挡住了视野,那么就能直接望见辽阔的中原。
注释
(1)天上张公:此指张栋。
(2)阊阖:天门。
(3)淮山:淮南的山。
全文拼音版
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只愁笑语惊阊阖,不管栏杆犯斗牛。
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
面前不着淮山碍,望到中原天尽头。
作者介绍
刘仙伦(生卒年不详),一名儗,字叔儗,号招山。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诗词作家。据岳珂《桎史》云,仙伦文才豪甚,其诗“往往不肯入格律”,“新警峭拔,足洗尘腐而空之。与同郡刘过改之为一流人物”。词作甚富,《全宋词》录其词31首,潇然洒脱,辞俗意浓,佳作甚多,为人所脍炙。有《招山小集》。
刘仙伦的诗
相关推荐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齐安壁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
题李别驾壁
去乡不远逢知己,握手相欢得如此。
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酒筵暮散明月上,枥马长鸣春风起。
一生称意能几人,今日从君问终始。
题卢处士山居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题自画大树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题饶州酒务厅屏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傍人应不解,仗藜携酒看芝山。
题春晚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题元处士高亭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题桃花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题笼鹤
经旬不饮酒,踰月未闻歌。
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
虎丘惭客问,娃馆妒人过。
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