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溪·其一

〔宋代〕谢谔

数板小桥横晚晴,两行古木弄春荣。

不知多少夜来雨,水到岸头浑欲平。

作品简介

《鳌溪》是宋代诗人谢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一二句写雨刚停天方晴时,鳌溪上横架一座可怜的小小板桥,溪两岸挺立成行茂密的古老树木,以及夜来风雨所摧折零落的花花草草;三四句写不知下了多少雨导致这鳌溪水势暴涨,几乎与岸齐平。全诗通篇即景,前两句注重炼字铸句,颇见工稳,后两句以平实出之,朴质更具真趣,同时用了比兴手法和双关技巧,寄托了作者对时世的忧伤,含蓄深长。

创作背景

《鳌溪》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此篇录自《抚州府志》,宋代抚州称抚州临川郡,治所在江西临川县,鳌溪在县境内。此诗当是诗人抚州为官期间忧伤时世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日暮初晴,几块木板搭成的小桥横在鳌溪之上,欣欣向荣的春光唤醒了溪边古木两行。

一夜之间不知倾注了多少雨水,鳌溪的水势齐平,几乎和这堤岸一样。

注释

(1)鳌溪:在今江西抚州地区。

(2)数板小桥:几块木板搭成的一座小桥。

(3)古木:老树。

(4)弄春荣:在戏弄春天花草繁荣的景气。

(5)不知多少夜来雨:应首句“晚晴”,是说溪水因雨水而猛涨,不知昨夜究竟下了多么大的雨。

(6)浑:执意地,没头没脑地。

(7)平:形容水势上涨齐岸,又双关“太平”的“平”。

全文拼音版

áo··
shùbǎnxiǎoqiáohéngwǎnqíngliǎngxíngnòngchūnróng
zhīduōshǎoláishuǐdàoàntóuhúnpíng

作者介绍

谢谔(1121—1194),字昌国,号艮斋,一说“定斋”,人称艮斋先生、桂山先生,新喻(今属江西)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抚州乐安尉、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累官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光宗时,历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提举太平兴国宫,晚归桂山。他是位理学家,文学欧阳修、曾巩。其诗亦有理趣。有《艮斋集》。

谢谔的诗

相关推荐

九章·怀沙

〔先秦〕屈原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愍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晟。

巧陲不斵兮,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

离娄微睇兮,瞽谓之不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离闵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曾唫恒悲兮,永慨叹兮。

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

怀质抱青,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楼上

〔唐代〕杜甫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青玉案·钉鞋踏破祥符路

〔宋代〕佚名

钉鞋踏破祥符路。似白鹭、纷纷去。试盝幞头谁与度。八厢儿事,两员直殿,怀挟无藏处。

时辰报尽天将暮。把笔胡填备员句。试问闲愁知几许。两条脂烛,半盂馊饭,一阵黄昏雨。

听雨

〔宋代〕陆游

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纱幮笛簟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

雉朝飞

〔唐代〕李白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

锦衣绣翼何离褷,犊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饮泉勇气满,争雄斗死绣颈断。

雉子班奏急管弦,倾心酒美尽玉碗。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弹弦写恨意不尽,瞑目归黄泥。

赠钱徵君少阳

〔唐代〕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