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越山见梅》是南宋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起二语,从侧面着笔,所感甚大;次句点出“酒”字,便流露微讽之意。“瘦还如许四字包含着无限轻怜细惜之意。末三句转笔换意,借咏花而注入人事,此词末三句所表现的是离索之思,蹉跎之恨,可说已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浑融境界。这首《点绛唇》着力之处既不在句法章法的光彩夺目,亦不在刻意追险求奇,一字一句皆出自天然。只是由于其立意之高、取径之远,使得这首词读来颇具灵性,处处流露出真实性情。
点绛唇·越山见梅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点绛唇·越山见梅》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份已不详。在吴文英的词作中,咏梅佳篇颇为不少,这首《点绛唇·越山见梅》便是其中的一篇。时梦窗寓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常游会稽山,赏梅对雪,颇多词作。此词即为词人在绍兴登越山赏梅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梅花未开之时,没有雅兴携酒来千岩万壑的越山游春。这株梅花长势不好,花枝单薄清瘦,在清冷的暮色中,只见到这株梅花迎寒仁立的瘦削身影。
梅花在寂寞无主的环境中如有幽愁?在寒风吹拂下,相对更无一语。我怅然离去,留下梅花洁白的花瓣在即将到来的春天暗暗消尽。苍茫的暮色中有一首《梅花落》凄然响起,空灵悠远,悱恻悲惋。
注释
(1)千岩路:指越山,言其山千岩万壑。
(2)瘦还如许:形容梅树枝干嶙峋之态。如许,这样。
(3)暗消春素:暗自憔悴消瘦。写梅花在春日里悄无声息地凋残,也喻女子为离愁而暗暗消减了容姿。春素,因春色而引起的幽思,指洁白的梅花,这里指代品行高洁的女子。素,同“愫”;幽素,怀思。
(4)横笛:指笛曲《梅花落》。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吴文英的诗
相关推荐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素香丁香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点绛唇·离恨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点绛唇·厚地高天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点绛唇·寄南海梁药亭
一帽征尘,留君不住从君去。片帆何处,南浦沈香雨。
回首风流,紫竹村边住。孤鸿语,三生定许,可是梁鸿侣?
点绛唇·欲问东君
欲问东君,为谁重到江头路。断桥薄暮。香透溪云渡。
细草平沙,愁入凌波步。今何许。怨春无语。片片随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