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穿着裘衣戴着帽子离开了家,听到紫燕和黄莺的声音已经到了深夏。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前人微薄的俸禄就像免役绢,慈母一整年都盼望着早早回到身边。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艰难的旅途和疲惫的身心该怎么休息,就像生病的眼睛看山都没了力气。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想在三径里看日落,知了在柳树上嘶嘶的叫着。
注释
(1)裘:以毛为表的衣服。
(2)三釜:微薄的俸禄。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穿着裘衣戴着帽子离开了家,听到紫燕和黄莺的声音已经到了深夏。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前人微薄的俸禄就像免役绢,慈母一整年都盼望着早早回到身边。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艰难的旅途和疲惫的身心该怎么休息,就像生病的眼睛看山都没了力气。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想在三径里看日落,知了在柳树上嘶嘶的叫着。
(1)裘:以毛为表的衣服。
(2)三釜:微薄的俸禄。
《初望淮山》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羁旅思乡之作。首联以"风裘雪帽"与"紫燕黄鹂"的时令对比,凸显离家之久。颔联通过"三釜古人"的典故与"慈母望归"的直白表述,展现仕途追求与亲情牵挂的矛盾。颈联"劳生逆旅""病眼看山"道尽宦游疲惫,尾联则想象家乡"夕阳三径"的静谧景象,以"乱蝉嘶罢柳阴阴"的景语作结,含蓄深沉。全诗在简练文字中熔铸典故与白描,体现了黄庭坚"点铁成金"的诗学主张,将宦游之苦与思乡之情表达得既典雅又真切。
《初望淮山》该诗创作于黄庭坚首次获任叶县尉,自离乡赴任至夏日归省期间。诗中“三釜古人干禄意”反映了诗人初入仕途时对俸禄微薄的感慨,“一年慈母望归心”则直指其离家期间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脁西园未拟还。
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
闻道鹿门妻子在,只今词赋且燕关。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淮时。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
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
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
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