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以鲜明色彩描绘西湖盛夏荷景。前两句"毕竟"二字突兀而起,强调六月西湖的独特性;后两句"接天莲叶"与"映日荷花"形成壮阔与娇艳的视觉交响,"无穷碧""别样红"的色彩对比极具视觉冲击力。全诗打破宋代哲理诗的抽象说理传统,以直观的视觉语言创造"诚斋体"的活法诗风,将送别之情融入自然美景之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此诗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杨万里任秘书少监时,于杭州净慈寺送别友人林子方(时任直阁秘书)。诗中"接天莲叶"暗喻友人前程,"映日荷花"象征其人格光辉,既延续了周敦颐《爱莲说》的君子比德传统,又以新颖的通俗语言开创了南宋山水诗的新境界,今西湖十景"曲院风荷"立有诗碑纪念此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注释
(1)毕竟:到底,言外有名不虚传的意味。
(2)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同:相同。
(4)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5)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边无际的碧绿。
(6)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全文拼音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