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看扬州市》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作。这首诗写扬州夜市的繁盛景况,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时代感。诗一开始就用“夜市”二字领起全篇,定下了全诗的氛围。“千灯照碧云”五字,用灯火辉煌,照彻天空来状写扬州夜市的热闹,带给人以遥远的回想。次句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市内繁华热闹的场面。末两句用今昔对比,描写出扬州不夜天的情状:虽说现在不如以往太平时日了,但仍然整宿可以听到弦歌鼓吹的声音。至于扬州夜市往昔的繁盛、热闹程度,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通过今昔前后的对比,就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广阔天地。
夜看扬州市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夜看扬州市》此诗是王建在魏博幕奉命出使淮南,夜游扬州市有感而作。王建的这首诗对扬州的夜市作了简单概括的描述,并从中可以看到那时的夜市已十分热闹,以至营业时间出现通宵达旦的繁荣景象。
翻译注释
翻译
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注释
(1)夜市:夜间的集市。夜市显然突破了这个规定,反映唐时城市商业的繁荣。
(2)碧云:碧空。
(3)红袖:原指女子的艳色衣衫,这里借代女子。
(4)纷纷:众多。
(5)时平日:承平之日。
(6)自笙歌:自:语气助词,表肯定,无实义。笙歌:歌舞的音乐。笙,簧管乐器。此处泛指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
(7)晓闻:通宵达旦。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建的诗
相关推荐
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夜夜曲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夜渡江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
金规印遥汉,庭浪无纹。清雪冷沁花熏。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西风骤惊散,念梭悬愁结,蒂剪离痕。中郎旧恨,寄横竹、吹裂哀云。
空剩露华烟彩,人影断幽坊,深闭千门。浑似飞仙入梦,袜罗微步,流水青萍。轻冰润□,怅今朝、不共清尊。怕云槎来晚,流红信杳,萦断秋魂。
夜亭度雁赋
春望山楹,石暖苔生。云随竹动,月共水明。暂消摇于夕径,听霜鸿之度声。
度声已凄切,犹含关塞鸣。从风兮前倡融,带暗兮后群惊。帛久兮书字灭,芦束兮断衔轻。行杂响时乱,响杂行时散。
已定空闺愁,还长倡楼叹。空闺倡楼本寂寂,况此寒夜褰珠幔。心悲调管曲未成,手抚弦,聊一弹。一弹管,且陈歌,翻使怨情多。
夜望单飞雁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夜笛词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