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唐代〕柳宗元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作品简介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作者被贬永州时同谢山人清晨游览愚池的情景和感受。全诗情景交融,语调清新,流露出想要退出倾轧不休的官场、隐居于世外的心态。

创作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他移居到潇水西的冉溪之畔,将冉溪改名为愚溪,并在其新宅附近精心设计建造了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亭、愚堂、愚岛,构成八愚胜景。他还写了《八愚诗》《愚溪诗序》等诗文,足见诗人对愚溪寓所是情有独钟。此地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诗人在这里过上了闲适恬淡的幽居生活。《旦携谢山人至愚池》此诗即作于这期间。

翻译注释

翻译

洗过头换上轻薄的头巾,早晨的愚池露白风又清。

这景致最合我脱俗心意,何况又与隐士携手同行?

朝霞散去众山显得更远,高阔天空数只大雁长鸣。

把机变诡诈交给当权者,且去体验伏羲时的民情。

注释

(1)谢山人:一位姓谢的隐士,名字生平均不详。

(2)愚池:“八愚”胜景之一,始见柳宗元《愚溪诗序》。愚溪之上有丘,丘东北有愚泉,泉屈曲而南为愚沟,“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可见愚池是一个堵塞愚沟而成的人工池。

(3)新沐:刚洗过头发。

(4)轻帻:一作“巾帻"。帻(zé):古代的一种头巾。

(5)风露:一作”风雾“。

(6)谐:和谐。

(7)尘外:超出尘俗、尘世之外。

(8)幽人:隐士,指谢山人。

(9)迥:远。

(10)机心:机变诡诈之心。

(11)付:付予,交付。

(12)当路:担任重要官职,掌握政权。此处指当权的人。

(13)聊:姑且。

(14)适:往、去、到。

(15)羲皇情:伏羲时代的民情。羲皇即为传说中的古帝伏羲氏。

全文拼音版

dànxiéxièshānrénzhìchí
xīnhuànqīngxiǎochífēngqīng
xiéchénwàikuàngyōurénxíng
xiásànzhòngshānjiǒngtiāngāoshùyànmíng
xīndāngliáoshìhuángqíng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同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峭拔峻洁,寓言、山水游记尤佳,代表作《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揭露时弊,寄寓孤愤。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永州、柳州,故又称“柳柳州”。诗亦清峻,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其哲学著作《天说》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柳宗元的诗

相关推荐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魏晋〕陶渊明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俛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

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甲午元旦

〔清代〕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