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

〔唐代〕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作品简介

《陇西行》是唐代诗人王右丞藉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状况与紧张气氛,展现出诗篇「意馀象外」的深邃与凝重。全诗节奏短促,一气呵成,构思精巧,意蕴丰富。

创作背景

《陇西行》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前后。当时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出参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府。

翻译注释

翻译

十里又十里纵马飞驰,五里又五里不断扬鞭。

都护告急军书到,匈奴已围困酒泉。

关山隘岭正漫天飞雪,信号断了看不到烽烟。

注释

(1)陇西行:古曲名,属乐府古题《相和歌·瑟调曲》,又名“步出夏门行”。陇西:陇山以西地域,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唐代属于边疆区域。

(2)走马:骑马疾走。走:跑,奔驰。

(3)都护:官名,都护府的长官。汉代设置西域都护,总监西域诸国,并护南北道,为西域地区最高长官。唐代效仿汉代建制,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4)匈奴: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善骑射,散居大漠南北,过着游牧生活。这里泛指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

(5)酒泉:郡名,故城在今甘肃省酒泉市东北。

(6)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7)烽戍:古代边防用烽火狼烟报警的土堡哨所。古代边疆告警,以烽燧为号,白天举烟为“燧”,夜晚举火为“烽”。戍:一本作“火”。

(8)断:中断联系。

全文拼音版

lǒng西xíng
shízǒuyángbiān
jūnshūzhìxiōngwéijiǔquán
guānshānzhèngfēixuěfēngshùduànyān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陇上歌

〔南北朝〕佚名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

䯅骢父马铁镂鞍,七尺大刀奋如湍。

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䯅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

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陇头吟

〔唐代〕翁绶

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

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

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

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陇头吟

〔唐代〕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陇西行·天上何所有

〔两汉〕佚名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

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

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陇头歌辞三首

〔南北朝〕佚名

【其一】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其二】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其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